黎巴嫩近现代文学

黎巴嫩近现代文学

黎巴嫩自1517年被并入奥斯曼帝国。但因其约有二分之一居民信奉基督教,法赫鲁丁(1572—1635)埃米尔时代又提倡与西方接触,西方曾派大量教士传教,且在欧洲和黎巴嫩本土建立很多教会学校,接纳和培养黎巴嫩、叙利亚等国的阿拉伯学生,因而黎巴嫩在阿拉伯世界中是接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早的一个国家。在始于19世纪的阿拉伯近现代文学复兴运动中,黎巴嫩的很多作家与诗人起了先锋作用。这一运动实际上是一次对处于异族封建专制统治下的阿拉伯人民的启蒙运动。其特点是借助近现代出现的印刷、报刊、出版等媒介,通过翻译引进并借鉴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促使阿拉伯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增长,并弘扬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在黎巴嫩,这一运动的先驱者有纳绥夫·雅齐吉、布特鲁斯·布斯塔尼、法拉哈·安东等。他们有的沿用传统的阿拉伯古体诗文的形式,表达新的思想内容,有的则把西方新的文学形式引进了本国文坛。马龙·奈卡什是最早将戏剧引进阿拉伯舞台的先驱; 赛里姆·布斯塔尼与杰尔吉·宰丹等则是将小说,特别是历史小说引进阿拉伯文坛的先驱。只是由于宗教和政治迫害,上述很多原籍为黎巴嫩的作家、诗人不得不长年旅居于埃及等地。此外,居于埃及的还有穆特朗、梅·齐娅黛等。另有一些作家、诗人则旅居美洲,称旅美派。1920年在美国成立了以纪伯伦为首的“笔会”; 1933年在南美则成立了“安达卢西亚社”,社长为米沙勒·马鲁夫,并创办了会刊《欧苏白》杂志,初有会员12人,后又不断扩大、更新。艾敏·雷哈尼虽未参加组织,却是最重要的旅美派作家之一。旅美派文学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并加以创新,是阿拉伯近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纪伯伦的中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努埃曼的短篇小说都是阿拉伯文坛最早出现的现代小说。艾敏·雷哈尼与纪伯伦的散文诗则自成一体,采用象征手法,含有深邃的哲理。旅美派的诗歌敢于创新,是阿拉伯近现代诗坛浪漫派的一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除旅美派外,著名的诗人还有伊勒亚斯·艾布·舍伯凯、小艾赫泰勒、什布里·曼拉特等。著名的小说家则有凯莱姆·穆勒希姆·凯莱姆、赫利勒·台基丁等。陶·阿瓦德发表于1939年的长篇小说《面包》,被认为是阿拉伯文坛最早出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1941年底创刊于贝鲁特的《道路》杂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将阿拉伯一些进步作家团结在其周围,其领导人是欧麦尔·法胡里。战后,老一代作家,如诗人小艾赫泰勒、赛义德·阿格勒,小说家陶·阿瓦德、赫利勒·台基丁、马龙·阿布德等继续笔耕不辍,同时,涌现出一批新的作家与诗人,如穆罕默德·易卜拉欣·达克鲁卜、艾哈迈德·苏维德、苏海勒 ·伊德里斯、哈利姆·巴尔卡特等。他们的作品多以现实主义为主流,反映政治斗争和社会生活。诗人艾杜尼斯、尤素福 ·哈勒和哈利勒·哈维是自由体新诗的领袖。女作家继老一代的梅·齐雅黛、赛勒玛·萨伊格等之后,出现了伊米丽·娜苏尔拉、丽拉·芭阿莱贝姬、丽拉·阿希朗等一代新人,他们的作品多以女性、爱情为主,表现了反封建、求得自身生存价值,并使之与民族斗争、社会政治紧密相连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