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歌
现代意义上的颂歌是指非常正式庄重、结构复杂的抒情诗,一般篇幅较长,用于某些庄严场合,如某位领导人的生日喜庆、就职典礼、丧葬出殡,或某项公共工程、纪念馆的揭幕仪式、献词活动等。从文学发展的渊源上看,颂歌从古典文学继承了两种成分,也就是说它既具有古希腊品达罗斯(公元前518—公元前442)应景诗的特点,也具有古罗马贺拉斯(公元前65—公元前8)诗歌的思辨与哲理性的特点。这种诗歌章节安排精细,结构复杂,一般可分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严格按照品达罗斯诗体三段组合写作的。第二类虽然也模仿品达罗斯体,但有发展变化,诗行长短不等,韵式亦有创造突破。由于颂歌气韵庄严,所以诗作选词必须高雅,技法必须丰富。第三类现代颂歌源自古希腊阿那克里翁(约公元前572—约公元前488)的诗歌传统。16世纪时,有人发现了大约60余首诗歌,据信是阿那克里翁的作品。和品达罗斯的诗歌比较起来,这些诗歌形式简单,诗行较短,多为歌颂爱情与美酒的内容。
在古希腊文学中,品达罗斯的颂歌是为合唱与舞蹈而作的;现存的歌词是品达罗斯作品惟一保留下来的内容,反映了歌舞两种艺术对诗歌的要求。这种颂歌由三节组成。第一节为“左旋曲”,是配合舞队向左旋舞的节奏与长度格式而写的。第二节是“右旋曲”,是配合舞队向右旋舞的节奏与长度而作的。这两节的格式相同。第三节是“终曲”,长度与结构与前两节不同。现存的这类古希腊颂歌有的是残段,有的则长达三百多行。这些颂歌是为庆祝体育胜利的演出而写作的,演出的地点是酒神戏院或公共广场。这些颂歌意象鲜明,但主题多变,缺乏连贯,各节内部的结构形式亦不规整。现代的学者通过研究,指出了这类颂歌中的主要意象、各个主题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复杂的格律结构,从而解开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关于这些颂歌的缺陷之谜。这类颂歌读来情感充沛、意气洋溢、激昂热烈;其题材广泛,任何神话故事都可以引证采用,而仍能符合庆祝场合的要求。
拉丁文学中的颂歌,主要表现为贺拉斯风格的特色。贺拉斯不是师承品达罗斯而是源溯古希腊的抒情诗体。贺拉斯的颂歌诗节分明,结构整齐,采用有限的格律变化。这类颂歌旨在抒发个人感触,而不在公诸大庭广众;意向广泛,而非应时应景;情感宁静,而不激烈奔放;富于沉思,而不光彩外露;适合书斋读者欣赏,而非为取悦剧场观众。
在近代,整个欧洲的颂歌发展史开端于对古典文艺的重新发现。15和16世纪的人文主义颂歌创作,显示出了用古代韵律表现新主题的尝试。1513年奥尔丹版的品达罗斯诗集的问世,以及人文主义颂歌的流传,极大地推动了各地俗语颂歌的创作活动。在意大利,首先模仿品达罗斯风格的诗人有特里西诺、阿拉曼尼、明图尔诺等,但还没有把颂诗确立为一种新的诗体。但是在法国,“七星社”的诗人却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许多人都作了新的尝试。1550年,龙萨出版了《颂诗四卷集》。这是一部从风格上模仿古代颂歌的诗集。第一卷是模仿品达罗斯的,其他各卷则是模仿贺拉斯及阿那克里翁的。在龙萨的影响下,意大利诗人塔索及基亚布雷拉使颂歌在意大利得到了普及。其后意大利以创作颂歌著称的诗人有曼佐尼、利奥帕迪、卡杜齐、安农齐奥等。法国在龙萨之后,许多诗人按照他的范例继续开拓,17世纪著名的颂歌作者有布瓦洛,18世纪著名的颂歌作者有伏尔泰等。他们以创作传统的应景颂歌而著称。浪漫主义运动使颂歌在形式及题材上都带上了更多的个人特色。当时著名的诗人有拉马丁、缪塞、雨果等。往后的诗作则具有更加浓厚的个人特色,可见于魏尔兰以及瓦莱勒里的作品之中。
德国的第一位著名颂歌诗人是17世纪的威克赫林。他是斯图加特的宫廷诗人,曾致力于按照外国样式使德国文学得到纯化、更新。18世纪中叶,克洛卜施托克采纳了自由的韵律、庄重而抽象的题材以及路德教派赞美诗等因素,而在古典颂诗的基础上作了创新尝试。但其后的诗人,如歌德与席勒等,又转而复归到古典颂歌的模式与情感,例如席勒的《欢乐颂》。这首颂歌后来被贝多芬在他的《第九交响乐》最后乐章中用作合唱词。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荷尔德林的颂歌结构复杂,内容神秘,不用押韵,将古典主题与富有特色的现代德语结合起来。自荷尔德林以来,德国很少有卓越颂歌问世,可以称道的仅有施罗德1912年的《德意志颂》一诗。
16世纪时,英国诗人从外国移植颂歌的尝试不多,并且大都归于失败,只有从斯宾塞的《迎婚诗》及《庆婚诗》中可以窥见古典颂歌的一些影响。到了1629年,本·琼生率先发表了模仿品达罗斯风格的《莫里逊爵士逝世感诗》。他用英语词turn,counter-turn,stand标示“左旋曲”“右旋曲”“终曲”,使该诗带上了本土气息。在同一年,弥尔顿着手写作他著名的具有规整的诗节的《圣诞之晨颂》一诗。1665年,考利出版了《品达罗斯体颂歌集》,使得颂歌体享誉英国诗坛。他在这部诗集中,像法国的龙萨及德国的威克赫林一样,致力于使本族语表现出品达罗斯颂歌的精神气韵,而不在于亦步亦趋地模仿其做法。德莱顿(1631—1700)开创了英国18世纪正式颂歌的创作,其著名诗篇有:《亚历山大盛宴赞》《忆安尼·基利格鲁夫人》以及《圣塞西莉亚节颂歌》等。在《圣塞西莉亚节颂歌》一诗中,他将诗歌与音乐完美地结合了起来。18世纪时,英国颂歌体已经成为表达崇高思想的完美的诗体,既可用于寓言诗,也可用于描写诗,甚至可用于恐怖诗。18世纪中叶,柯林斯及格雷的颂歌在表现手法上更为自由,写作内容更富于浪漫色彩。但是英国文学中浪漫主义颂歌,则以柯尔律治的《沮丧赋》(发表于1802),以及华兹华斯的《不朽的征兆》(发表于1815)为其发轫。华兹华斯的这首颂歌,各行长短变化不一,韵式复杂机巧,诗节结构各异,被誉为英国最佳的品达罗斯体颂歌。现录一段如下:
The rainbow comes and goes,
And lovely is the rose;
The moon doth with delight
Look round her when the heavens are bare;
Waters on a starry night
Are beautiful and fair;
The sunshine is a glorious birth;
But yet I know, where’er
I go,That there hath past away a gloryfrom the earth,
彩虹现复隐,
玫瑰何绮丽;
九天云霞收,
月色亦容与;
夜空闪群星,
水光觉柔媚;
杲杲日光升,
美物忽纵逝;
惆怅予心知。
其他重要的的浪漫主义诗人如雪莱写作了《西风颂》,济慈写了《希腊古瓮颂》《夜莺》《秋颂》。这些都成了英语颂歌中的绝妙诗篇。浪漫主义运动以后,除了少数可堪称道的作品(如丁尼生的《挽威灵顿公爵》)之外,品达罗斯体的颂歌便不再流行,也再无佳作。在现代诗人中,贺拉斯体的个人抒情颂歌又受到喜爱,并出现了一些杰作,如美国诗人艾伦·塔特的《伤南方死者》以及英国诗人奥登的《忆W · B·叶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