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行诗,双行体

双行诗;双行体

一种由两个诗行构成的诗体,通常押韵。自押韵诗出现以来,双行体一直就是西方诗歌的一种主要结构单位。它可在长诗中作为一种诗节形式,也可作为诗节中的一个构成部分,或者直接构成一首诗——双行诗。由两行抑扬格五音步构成的双行体,即所谓的“英雄双行体”(见“英雄双行体”)是英语诗歌中最重要的一种诗体。英雄双行体在德莱顿和蒲柏的手中变得十分完美,句法和思想均妥贴地镶嵌进它的音韵格式之中。双行体就以这种形式统治了整个新古典主义时代。虽然英雄双行体一般与18世纪的大师们有着密切关系,但必须认识到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诗体,乔叟在《贞节妇人的传说》及《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使用过,马洛、查普曼以及伊丽莎白时代的其他诗人使用过,多恩也使用过。多恩的任意跨行法达到了与蒲柏和德莱顿全然不同的效果。

抑扬格四音步或八音节双行体(见“八音节诗行”)在英语诗歌历史上比较著名。弥尔顿的一些短诗、马韦尔的《致羞涩的情人》、柯尔律治的《克里斯特贝尔》都采用了这种诗体。塞缪尔·勃特勒的四节拍双行体讽刺叙事诗《赫迪布拉斯》,形成了一种独立类型,被称为“赫迪布拉斯双行体”。并非所有的英语双行体都使用规则的诗行长度。乔治·赫伯特和罗伯特·布朗宁等人对双行体有所创新,诗行长度不规则:

With their triumphs and their glories and the rest.

Love is best!

他们带着胜利、荣耀及其他。

爱最光华!

(布朗宁《废墟中的爱》)

押韵的亚历山大格双行体,是法国叙事诗和戏剧诗的主要形式(见“亚历山大格”),在古典大师(高乃依、莫里哀、拉辛、拉·封丹)的手中,亚历山大格双行体的诗行末尾标有段落符号,自身相对是完备的,但浪漫主义的诗人却更多地使用跨行。在法国的影响下,亚历山大格成了17和18世纪德国和丹麦叙事诗及戏剧诗的主要韵律形式。在此期间,德国本民族的四音步双行体,一直被冷落;歌德和席勒后来复兴了这种形式。

虽然双行体是构成长诗的重要的诗节形式之一,但它作为更复杂的诗节形式的结构成分的功能也很重要。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后期出现的主要的诗节形式——意大利八行体和皇家韵诗(见该条)——均以双行体结尾,其目的可能是为了得出一个正式的结论、总结或者给出一个警句式的评论。双行体固有的简洁性不仅在这些诗节中,而且在自成一体的警句式双行体,以及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见“十四行诗”)中都显而易见。

作为戏剧诗的一个结构单位,双行体出现在法国古典戏剧、更早的德国和丹麦戏剧和英国王政复辟时期的“英雄剧”中。双行体在伊丽莎白女王—詹姆士一世时代的戏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标准的无韵诗交相辉映,它主要用在一幕的结尾或戏剧情节的高潮处。使用双行体的相对频率,是确定莎士比亚剧本写作先后顺序的主要途径,因为随着莎士比亚写作技巧的成熟,他倾向于放弃双行体。

在法语中,“双行体”这个术语有时具有诗节的含义,如在方形双行体中,一个诗节由8个8音节诗行组成。水手号子(Shanty,Chanty) 见“海上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