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内加尔文学
塞内加尔先后属于马里帝国、桑海帝国和法国殖民者,1960年获得独立。由格里奥特(意为“说唱艺人” )传下许多口头故事。早在1828年,法国人罗歇就编辑出版《从沃洛夫语收集的塞内加尔寓言集》。1850年,阿里·哈吉·乌马尔宣传“圣战” ,曾使塞内加尔出现用阿拉伯语写的神学、哲学著作和诗歌。直至现代,还有用当地民族语言写的诗歌(如A·迪亚洛的波尔语诗集《我的土地》和电影(如桑贝内·乌斯曼的沃洛夫语解说的几部影片)。然而引起国际文坛重视而又成就卓著的文学则是塞内加尔法语文学。小说方面: 早期作品有A·M·迪亚尼的《马立克的三个愿望》 (1920)、巴卡里·迪阿洛的《善良的力量》(1926)和乌斯曼·索塞的《卡利姆》(1935)等,后来又有比拉戈·狄奥普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阿玛杜·库姆巴的故事》(1947)和《阿姆杜·库姆巴的新故事》(1958)。小说家桑贝内·乌斯曼接连发表了《黑色的码头工人》(1956),《祖国,我可爱的人民》(1957)和《神的女儿》 (1960)。作者采用了社会批评与心理分析的手法,提高了小说的艺术水平。女作家阿·索·法尔(1941— )的揭露政治腐败的长篇小说《乞丐罢乞》(1979)成为荣获龚古尔文学奖的第二部黑人小说;另一位女作家玛里亚玛·巴(1929—1981)的长篇小说《如此长信》 (1979)集中写了非洲变化中的社会里的妇女问题,在1980年获得诺玛奖。桑贝内·乌斯曼的小说《汇票》(1965)和《哈拉》 (1973)也是针砭时弊的小说。诗歌方面: 列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和大卫·狄奥普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桑戈尔是“黑人性” 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他的许多诗歌,采用圣诗体,非洲的韵律和塞内加尔的意象,因此,他影响了一代人,对非洲法语诗歌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大卫·狄奥普虽然只活了33岁,留下仅有22首诗的《锤击集》 (1956),但被认为是非洲民族主义和被压迫阶级诗歌的旗手,在塞内加尔文学史上占有不同寻常的位置。戏剧方面比较突出的作品有桑戈尔的诗剧《恰卡》,颂扬了南非反抗侵略者的民族领袖恰卡的英雄行为,配乐、表演、朗诵揉合在一起,具有非洲戏剧的地方特色。现在,用非洲语言创作受到鼓励。塞内加尔文学是非洲最发达的文学之一,在非洲法语文学中居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