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
日本民族古典格律诗歌的一种形式,也是 “长歌”、“短歌”、“旋头歌”等歌体的总称。于奈良时代(710—794)也称“倭歌”、“倭诗”。“和歌” 这一名称系对 “汉诗”而言,意谓 “大和(日本国的异称)之歌”。早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等古籍中已出现 “和歌” 的雏形,奈良时代前后才基本上形成了以5音和7音为基调的各种歌体,如“片歌”、“长歌”、“短歌”、“四句歌体”和“佛足石歌体”等。“和歌”不讲究押韵,押头韵、脚韵或不押韵均可; 用词简洁、凝重、含蓄,重“枕词” 、“序词” ( “和歌” 的一种修辞法,其职能与“枕词” 相仿)、双关语等表现技巧,一般讲,“长歌”多用于叙事、“短歌”更宜于抒情。但自《万叶集》第三期后,“长歌”和 “旋头歌”逐渐衰微,而“短歌”这种歌体却得到广泛使用,成为 “和歌” 的通常形式,故“和歌”便成了“短歌”的别名了。最著名的歌人( “和歌”的作者)有“六歌仙” 、“三十六歌仙”;最著名的和歌集有《万叶集》、《古今和歌集》和《新古今和歌集》等; 最著名的“家集”有《六家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