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论著述·岁寒堂诗话
诗话著作。宋张戒撰。张戒(?—1157以后),字定复,一作定夫,绛州正平(今山西新绛)人。徽宗宣和六年(1124)进士。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以赵鼎荐授国子监丞。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为秦桧排挤出朝。曾往依岳飞。绍兴和议后,被劾“深诋和议,迎合赵鼎”,勒停。秦桧死后,稍复官,至司农少卿,终主管台州崇道观。《岁寒堂诗话》旧本残存仅一卷,今本系据《永乐大典》所载,益以旧本各条,厘为上下二卷。上卷三十六则,综论古今各家诗;下卷三十三则,专评杜诗。其诗学见解,以儒家的传统观点“诗言志”和“思无邪”为核心。书中开首即称:“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馀事。”上卷最后则称:“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世儒解释终不了。余尝观古今诗人,然后知斯言良有以也。”可谓“始明言志之义,而终之以无邪之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贯串于全书始终。而其所谓“言志”、“无邪”固囿于儒家正统观念,如书中指责刘禹锡《扶风歌》、白居易《长恨歌》、温庭筠《华清宫》等诗“皆无礼于君”,即反映出其思想局限;但针对当时诗坛重形式、轻内容的风气,强调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书中也并不轻视艺术形式的作用,如称引刘勰“因情造文,不为文造情”之说,主张“文”应为“情”服务。又称引刘勰“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和梅尧臣“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之说,提倡自然含蓄的艺术风格和形象鲜明的艺术描绘。书中对许多诗歌作品的评论,也往往将其思想内容与意味、韵度、气格、笔力等方面的艺术特色结合起来,从整体感受上去加以考察,与江西诗派着意于字眼、句法、用事、押韵之类偏重形式方面的探讨有所不同。由这样的诗学观点出发,对于历代诗人,书中最推崇的是曹植、陶渊明、李白和杜甫,而对苏、黄诗风和江西诗派则深致不满。书中对苏、黄诗风的批判,虽未必尽当,但于当时的诗坛确实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而对于杜诗,不仅推崇其思想内容纯正无邪,使人读之“凛然兴起,肃然生敬”;并且称道它发自真情实感,“喜怒哀乐,不择所遇,一发于诗,盖出口成诗,非作诗也”;称道它从生活出发和多样的风格:“在山林则山林,在廊庙则廊庙,遇巧则巧,遇拙则拙,遇奇则奇,遇俗则俗,或放或收,或新或旧,一切物、一切事、一切意,无非诗者。”这样认识杜诗,显然较江西诗派要全面、深刻。此外,书中对李白、王维、韦应物、韩愈、柳宗元等唐代诗人的评论,也多有可取之处。该书虽不无瑕疵,但理论价值较高,对后世的“格调”说有一定影响。清代潘德舆称:“吾于宋人诗话,严羽之外,只服张戒《岁寒堂诗话》为中的。”(《养一斋诗话》)张宗泰称:“戒名不甚著,诗也不多见,而其持论,乃远出诸家评诗者之上。”(《鲁岩所学集·跋岁寒堂诗话》)林昌彝称:“宋人诗话以《岁寒堂》为较胜,以其辞尚体要也。”(《海天琴思录》)均甚推重。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历代诗话续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