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研究·施注苏诗

诗词研究·诗学研究·施注苏诗

苏轼诗集编年注本。原题《注东坡先生诗》。四十二卷。宋施元之、施宿、顾禧注。元之字德初,吴兴(今属浙江)人,以文章著声,其治近于酷吏。绍兴二十四年(1154)与张孝祥同榜进士出身,历仕著作佐郎、起居舍人、左司谏及衢州、赣州等地方官。宿字武子,施元之子,南宋光宗、宁宗时曾任绍兴府通判、知盱眙军、提举淮东常平茶盐公事,卒于嘉定六年(1213)。禧字景繁,一作景蕃,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弃官隐居,读书终老。据王文诰、阮元考证,施注本诗题下纪事、小注大都为施元之撰写,句下典故、名物注释多出于顾禧,施元之、顾禧作注大致在同时。施宿在其父与顾禧注的基础上又进行补缀,作年谱二卷附于后,并请陆游为书作序。《施注苏诗》从卷一至卷三九,共收苏诗一千八百八十四首,全按诗的写作时间先后为序编次,卷四○是二十九首遗诗,无编年,卷四一与卷四二是《和陶诗》一百二十二首,单独编排,这样全书体例上基本是按年编次。卷一起自嘉祐六年(1061)十一月,二十六岁的苏轼赴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任节度判官厅公事,卷三九止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六十六岁的苏轼卒于毗陵(今江苏常州)。用编年的方式排次苏诗,一反南宋人喜将诗集分类编排的习惯,使读者更易理解诗作的时代背景,便于“知人论世”。《施注苏诗》主要征引古书注释苏诗中的典故、名物,不靠自己的理解来发挥,这种方法固然有其缺陷,但也避免了主观臆断、穿凿附会的弊病。在注释典故、名物、语词的同时,在诗题下的小注以及有关注释条中往往对本诗的背景与本事也进行说明。施氏父子与顾禧对苏诗有深刻理解,加上他们诠释求精,其注本博得了人们赞赏。陆游在此书序中说:“司谏公(指施元之)以绝识博学名天下,且用功深,历岁久,又助之以顾君景蕃之该洽,则于东坡之意,盖几可以无憾矣。”清邵长蘅《注苏例言》中说:“施注佳处,每于注题之下多所发明,少或数言,多至数百言,或引史以证诗,或因诗以存人,或援此以证彼,务阐诗旨,非取泛滥,亦可补正史之阙遗,即此一端,迥非诸家可比。”此注本在宋嘉泰年间(1201—1204)施宿在馀姚(今属浙江)为官刻版刊印,然传本极稀。景定年间(1260—1264)又补刊一次,但到清初,已频于亡佚。清康熙十四年(1675)宋荦官江苏巡抚,得残卷一部,仅三十卷,已缺十二卷,宋荦便与邵长蘅、顾嗣立、李必恒一起补其缺卷,又对施注删削增补,把原来分系在各句下的注文全部集中在每首诗之后,经整理后的《施注苏诗》与原本有了不少差异。现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宋荦刻本。《四库全书》抄本、清内府刊巾箱本,都是按康熙年间宋荦刻本抄刻的。宋荦补辑施注功不可没,然任意删补,改变了施注原貌。施注原版宋嘉泰刻本现尚有六卷藏于北京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