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风流派·二陆
西晋文学家陆机及其弟陆云的并称。《晋书·陆云传》谓云“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南北朝时,对陆机、陆云多合而论之,评其诗才、性情之高下,虽亦认为各有特点,而云不如机是一致的结论。南朝梁钟嵘在《诗品》中把陆机列为上品,而把陆云列为中品,并说:“清河(指陆云)之方平原(指陆机),殆如陈思之匹白马(指白马王曹彪,曹植异母弟)。于其哲昆,故称二陆。”刘勰则认为:“士衡才优,而缀辞尤繁;士龙思劣,而雅好清省。”论其性情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称:“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位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衡长七尺馀,声作钟声,言多慷慨。”刘孝标注引《文士传》云:“云性弘静,怡怡然为士友所宗,机清厉有风格,为乡党所惮。”《晋书·陆机传》:“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珽。’志默然。既起,云谓机曰:‘殊邦遐远,容不相悉,何至于此。’机曰:‘我父祖名播四海,宁不知邪?’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世说新语·方正》同)陆机兄弟出身于东吴大士族,祖父陆逊为吴丞相,父陆抗为吴大司马,家世显赫。吴亡后,退居旧里,闭门读书。晋武帝太康末年陆氏兄弟一同来到洛阳,并受到张华的激赏。其时由于晋武帝统一中国不久,为了稳定统治,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曾出现了太平繁荣的景象,诗歌的发展也离开了“建安风骨”的传统,走上了刻意追求形式华美的脱离社会现实的道路。“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正是简明地指出了太康时期诗歌变化的特点。陆氏兄弟诗歌创作与太康诗风是一致的,他们到洛阳后,仕途上并不顺利,终至双双被害。但他们在当时诗坛上却享有盛名,而且在整个封建时代,都认为他们是太康时期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尤其是陆机,尽管当时人指责其诗病“太多”,清代也多有人批评其诗“词旨敷浅,但工涂泽”(沈德潜《古诗源》卷七),”敷旨浅庸,性情不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一○),但不否定其“大家品位”(刘熙载《艺概·诗概》)。现代学者多认为陆机虽有少数作品抒写了真实处境和独特感受,有其新意,而其多数作品内容贫乏,却竭力追求词藻和对偶,堆砌呆板,繁冗乏力,进一步发展了太康时期的形式主义诗风。从这一意义上说,陆机也确可作为太康时期的代表作家。“二陆”又称“二俊”,参见“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