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风化

诗词研究·诗学概念·风化

与诗学有关的文论概念。即以文艺教化天下之意,也称“风教”,是儒家诗论中关于文艺功用的重要观点。出自《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对文艺作品的社会教化作用,儒家历来有较充分的认识。孔子就曾说,学诗“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就是因为由诗可接受熏染,从而达到改造人的思想情感的社会作用。他们认识到诗乐本乎人心而发,以之来感动人、教化人是最好的途径。《孟子·尽心上》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荀子·乐记》:“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礼记·乐记》:“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也。”《毛诗序》将这类意见系统化了。它指出诗是“情动中而形于言”的产物,因为诉诸情感,所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以此为前提,统治者用诗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所以它解释各地民谣之“风”为“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这是从其功能方面立论的。此风化、风教思想贯串了整个中国文艺思想的发展历程,不仅成为许多诗学批评的理论准则,且影响到某些创作的实践。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讲诗乐“情感七始,化动八方”;司马迁《史记·乐书》:“乐所以内辅正心而外异贵贱也,上以事宗庙,下以变化黎庶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诗人览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故一国之事系此一人使言之也。但所言者,直是诸侯之政,行风化于一国。”柳冕讲“文章本于教化”(《与徐给事论文书》);李觏讲“文之于化人也深”(《上宋舍人书》)等等,均是其流裔。传统儒家重视“风化”的社会功能,当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在封建社会中却逐渐实现其向正统道德规范的转化,片面强调统治者教以化之的政治意义,这样机械理解,过分狭窄,又不利于后世诗歌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