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研究·宋元明:宋学《诗经》学的兴起与衰落·朱熹《诗集传》
朱熹《诗集传》是宋学《诗经》学的代表著作。朱熹两易其稿,初从《毛诗序》,于淳熙四年(1177)写成《诗集传》初稿,“凡吕祖谦《读诗记》所称‘朱氏曰者’,皆其初稿,其说全宗小序。后乃改从郑樵之说,是为今本。” ( 《四库全书总目》)
由于受郑樵等人疑古精神的影响,朱熹能摆脱《诗序》的束缚,从涵咏诗本文入手,独立研究《诗经》;由于朱熹是位诗人,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体会及受宋代文学观念的影响,朱熹能用文学家的眼光,重视审视评价《诗经》,使《诗集传》在诸多方面超过前人:
如 《诗》之作者,朱熹已认识到《诗》三百并非皆圣贤所作,《国风》乃是“里巷歌谣之作”,并比较准确具体地分析了一些诗的抒情主人公的社会地位。
如 《诗》之内容,朱熹已认识到 《诗》三百并非皆为美刺而作,《国风》中多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的情歌。朱熹说:“大率古人作诗与今人作诗一般,其间亦自有感物感情,吟咏情性,几时尽是讽刺他人! 只缘 《序》立此例,篇篇要作美刺,将诗人意思尽穿凿坏了。” (《朱子语类》卷八十)
如 《诗》之训诂,朱熹以诵读诗本文为基础,博采众家之长,并结合时代背景、典章制度解说字义,分析诗歌形象,遇有“不得其解”之处,宁可阙疑,不作妄解。
但朱熹毕竟是经学家、理学家,他仍旧视《诗经》为经书,仍旧借用《诗经》宣扬儒学的伦理道德观念,仍旧免不了新的穿凿附会,并站在理学的立场上斥男女情诗为 “淫诗”。
此外,朱熹《诗集传》还注意到 《诗经》本是有韵的,由于古今字音发生变化,用宋音读《诗经》已不协韵,于是朱熹便采用吴棫《韵补》的 “叶音”说,读 《诗经》。叶音,也叫叶韵、协句,即将某字读音临时改变,以求和谐押韵。但这种临时改变、随意变读的方法并不科学,引出很多错误:“有些字本来不是韵脚,硬说是韵脚。”“有些有韵的地方反而不知道有韵。”“所注的‘叶音’,其实在上古和所注的字不但不同音,而且不同韵部。”(王力 《诗经韵读》)
宋学《诗经》学在发展中,始终遭受着吕祖谦等汉学家的驳难,朱熹《诗集传》的出现与广泛流传,标志着宋学《诗经》学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