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化工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美学概念。原指天地自然的伟大创造力,如汉贾谊《鹏鸟赋》云:“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唐李商隐《复献上杜仆射相公》云:“固是符真宰,徒劳让化工。”后人借以比喻艺术创造,表现了崇尚真实和朴素自然的美学倾向。语见李贽《杂说》:“《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工乎?今夫天之所生,地之所长,百卉具在,人见而爱之矣,至觅其工,了不可得。……要知造化无工,虽有神圣,亦不能识知化工之所在,而其谁能得之? 由此观之,画工虽巧,已落二义矣。”(见《焚书》卷三)在这里,李贽以戏曲作品为例,具体论述文艺创作。他把“化工”与“画工”相比较,充分肯定了“化工”的艺术创造和美学倾向,这与其提倡艺术“童心”的理论如出一辙。“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焚书》卷三)。他认为天下至文出于“童心”,那么评价文学作品就应以“真”为标准,必须出于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因此而崇尚朴素自然之本色的艺术风格。“化工”的艺术本旨与此天然凑泊,相映成趣。天地自然之花草树木,人见人爱,但这是出于造化的自然之力,而无关乎人为雕琢之工。激动人心的艺术作品也一样,是真情实感的“童心”的自然流露,而不是“穷巧极工,不遗馀力”的画匠功夫,千万不可拘于格律而沦为“诗奴”(见其《读律肤说》)。情性不同,不可矫强而致,强调的是随性自然,不断创新,以激发艺术的生命活力。不过,李贽“化工”之说,后人有强调过甚者,全面否定艺术创造工程中的“人为”努力,理论的片面性也明显可见。参见“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