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直致
古代诗学概念。率直粗重,质朴古雅,就是直致。殷璠《河岳英灵集序》:“至如曹刘诗多直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七字俱平,而逸价终存。”钟嵘《诗品》也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可见,直致首先是指情感的率直、粗壮、凝重、厚实而言,它与婉曲、纤巧、矫饰、佻荡是水火不容的。刘勰评建安时文“梗概而多气”(《文心雕龙·时序》)。有正直诚实之性情,才能唱出梗概多气的诗语,虚伪做作与直致是绝对无缘的。真气内充,朴力厚积,这是直致的根本。叶燮《原诗》说:“建安、黄初之诗,大约敦厚而浑朴,中正而达情。”可称“直致”的正解。直,敢于面对苍凉的人生,所以直致往往与悲慨、怨刺结伴,反映民生疾苦。“梗概而多气”,正是由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文心雕龙·时序》)。但是成功的“直致”并不流于叫嚣,一泻无馀,而是往往借鉴风骚的传统,形象地再现事物和表达情态。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其格调就“近于国风”,鲜明而深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慷慨悲歌,神完气足。可见,“直致”最为近古。直,才随遇而发,不拘格律,所以,直致的诗歌往往语少切对,而发音强劲。直致诗的语言虽然质朴,但不粗俗,如《短歌行》中“青青子衿”二句和“呦呦鹿鸣”四句,都采自《诗经》,显得唱叹有致。《潜溪诗眼》说:“建安诗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风格高雅,格律遒壮。其言直致而少对偶,指事情而绮丽,得风、雅、骚人之气骨,最为近古者也。”这一段话,于“直致”叙说最为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