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曲总集·别集·曲·小山乐府》简介介绍

《词曲总集·别集·曲· 小山乐府》新诗鉴赏

散曲别集,六卷,元张可久撰。可久(1274?~1348?)字小山,一说字伯远,号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县)人。以路吏转为首领官,还担任过桐庐典史一类小官。

张氏一生坎坷,其作品中充满了一种失职不平的愤激之情。他有时借咏史以摅写愤懑:“剑空弹月下高歌,说到知音,自古无多。白发萧疏,青灯寂寞,老子婆娑。故纸上前贤坎坷,醉乡中壮士磨跎。富贵由他,谩想廉颇,谁效萧何?”(《折桂令·读史有感》)“十年落魄江滨客,几度雷轰荐福碑。男儿未遇暗伤怀。忆淮阴年少,灭楚为帅,气昂昂汉坛三拜。”(《卖花声·客况》)失职不平大约是中国古代抒情诗永久的主题,所有文士都挤在狭窄的仕途上。经过中国文化熏陶的士人很少有人不对自己做出远高于实际的评价,几乎都认为自己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这样谁都会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谁都可以“失职不平”。当然元代特殊一些,因为这个时代几乎把绝大部分士人都从“安邦”“定国”的职业上驱除了下来,因此这个时代的士人的激愤最强烈、也最普遍。

张可久有时是通过自我解脱来表现那难以忘怀的世情:“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其他如《齐天乐带红衫·道情》二首、《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为酸斋解嘲》《折桂令·湖上道院》《水仙子·山庄即事》等都是这类作品。

张氏曲词中最多的是傲啸湖山、描写自然风光、嘲风弄月之作:“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天净沙·江上》)“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掐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凭阑人·江夜》)

作者很少孤立写风景,他的风景画中往往有人物活动。有时风景竟是诗人的陪衬:“裹白云纸袄,挂翠竹麻条。一壶村酒话渔樵。望蓬莱缥缈,涨葡萄青溪春水流仙棹。靠团标空岩夜雪迷丹灶,碎芭蕉小庭秋树响风涛。先生醉了。”(《醉太平·山中小隐》)山中一切景物所引起的错觉都是为了表现“先生醉了”的这位“先生”的潇洒,也许是愤懑不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张氏也有一些摅写男女之情的艳词。

张曲清丽放逸,进一步向规范化、雅化方向发展,很少用衬字。有些很近于诗句:“枝横翠竹暮寒生,花淡纱窗残月明。”(《一半儿·梅边》)“锦裙吹上翠云枝,绿酒争传白玉卮。”(《一半儿·赏牡丹》)“雨漱窗前竹,涧流冰上泉。”(《金字经·王国用胡琴》)“出岫白云笑,入山明月愁。”(《金字经·题扇》)近于词者则更多。这说明散曲到张氏手中已经完全变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张集传世者有《北曲联乐府》三卷,外集一卷,《小山乐府》(天一阁本不分卷)、《张小山小令》二卷,李开先编。《小山乐府》六卷为清人抄本。第一种所收曲词最多,虽将各集割裂,分入数卷,但仍可见小山旧编之面目。今人任中敏以此本为底本,力图还原旧编之《今乐府》《苏堤春晓》《吴盐》《新乐府》之次序,即书中所谓“前集”“后集”。又据李开先等人所编诸本及诸选本所辑出的张氏词曲编为“外集”和“补集”,共收小令七百五十首,套数七首,后附诸家评论。有中华书局民国间所编印《散曲丛刊》本。

今人隋树森所编《全元散曲》,又从《散曲丛刊》本、《雍熙乐府》等书中辑出一些,共收张氏小令八百五十三首,套数九首。

常见者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