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歌别集·明代部分· 于肃愍公集》新诗鉴赏
诗文别集,八卷,诗六卷,明于谦撰。谦(1398~1457)字廷益,钱塘(浙江省杭州市)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为官以清正见称。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俘虏了明英宗,于氏力主守京抗敌,与诸臣立英宗弟景帝,并运筹军务,击退也先,为保卫北京做出卓越的贡献。后景帝亡,英宗复辟,受徐有贞、石亨诬陷,被害。弘治中追谥肃愍,万历时改谥忠肃。
于诗多为忧国忧民之作,其少年时所作《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其一生品格与事业之写照。诗中以反映人生疾苦,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关切人民生活和告诫自己及各级官吏要清廉自守的作品为多。特别是自警自诫之作,使读者感受到确是从作者心中流出,毫无矫揉造作,充满了赤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量:“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所以古志士,终身甘缊袍。胡椒八百斛(用《唐书·元载传》典:唐权臣元载被抄家,有胡椒八百石),千载遗腥臊。一钱付江水,死后有余褒。苟图身富贵,脧剥民脂膏。国法纵未及,公论安所逃。作诗寄深意,感慨心忉忉。”(《无题》之三)联系作者生平实践来看,更令人感到于氏之诗与其人格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于诗还有一些关心国家命运,警惕和反击蒙古瓦剌部入侵的爱国主义作品,这类作品大多慷慨激昂,充满了鼓舞力量,如《出塞》《入塞》等。
于诗朴素明畅,通俗近人,词意清新活泼,格调婉转自然。有些作品流于粗率。如《汝宁怀古》七绝的后二句为“平淮事业谁能继?抚景令人恨不平”(咏裴度事),仿佛是通俗小说中的咏史诗句,格调不高,缺乏诗意。
于氏亡后其稿多散佚,世所刊行者多为后人掇拾而成,故卷数不一。此集收于诗六百余首,较其他刻本(如“四库”所收《于忠肃集》)录诗多一些。
有明嘉靖大梁书院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