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佛教·罗汉

宗教学·佛教·罗汉

小乘佛教修证的最高果位。全称阿罗汉,系梵语音译,据 《大智度论》 解释,其意义有三层: “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贼破,是名阿罗汉; 复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 复次,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 也就是说,证成此果,诸漏已尽,万行圆成,永远不会再投胎转生而遭生死轮回之苦。后来,大乘佛教以自身解脱为小,以众生解脱为大,规定罗汉还要继续修证,争取成佛,于是,罗汉就成了次于佛、菩萨的第三等果位。据玄奘译《法住记》,释迦牟尼曾令十六个大阿罗汉常住人世,济度众生。五代时增至十八罗汉。佛寺大殿的两侧多塑有十八罗汉,作为释迦牟尼的环卫。又有五百罗汉,据 《十诵律》 载,释迦在世时,便有随他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称作五百罗汉。五百罗汉非一般佛殿所能容纳,用工甚巨,于是另建殿堂来供奉五百罗汉的塑像,称罗汉堂。近代罗汉堂中,除了五百罗汉外,常有济公出现。济公实有其人,乃南宋僧人,在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名道济。后来被神化为降龙罗汉转世,据民间传说,他去罗汉堂报到晚了一步,只能站在过道里或蹲在房梁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最受老百姓喜爱的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