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先哲、学术流派·王充

历代先哲、学术流派·王充

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出身“细族孤门”。少时家贫好学,常去书铺借阅。后到京师洛阳,受业于太学,师事著名文史学家班彪。好博览群书,而“不守章句”,常游洛阳书摊,过目即能成诵,勤于思考,不盲从传注旧说,“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学识渊博。回归故里后,授徒讲学。早年曾做过几任州、县的官吏(功曹、治中),多属幕僚性质,终因家世寒微,与权贵不合,辞官归家,于户牖墙壁各置刀笔,闭门不出,潜心著书。后同郡友人谢夷吾上书汉章帝,荐其才学过人,誉其为“虽前世孟轲、孙卿,近人扬雄、刘向、司马迁,不能过也”。章帝特下诏征召他入京为官,王充适逢患病,未能成行。一直过着“贫无供养,志不娱快”的潦倒生活。汉和帝永元年间,病逝于家中。

王充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著书立说,曾作有“讥俗之书”、“政务之书”、“论衡之书”、“养性之书”(见《论衡·自纪篇》),但只有《论衡》流传至今。《论衡》30卷、85篇(今缺《招致》一篇),是他历时30年完成的。该书首先破除了对天神的迷信。他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解释了天的自然存在,否定了天的神秘性和神圣性,破除了当时的谶讳神学和各种荒诞虚妄的迷信观点。同时,他也否定了圣人“神而先知”、“圣贤所言皆无非”的错误观点。王充认为,天和地都是由“气”形成,“气”是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他反对谶讳神学,以烛火喻形神,“人之死,犹火之灭也。”“火灭光消而烛在,人死精亡而形存。”他否认“人之生而知之”,认为人要获取知识,必须用人的感觉器官同外界事物接触,通过耳闻、目见、口问才能获得,“知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在文论上,他注重文章的实用价值,要起到“匡济薄俗”、“劝善惩恶”的作用,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批判贵古贱今的错误文学观点,这对后世很有影响。王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但其思想有很大局限性,在其论述天命时,认为“命”是“吉凶之主”、“自然之道”,这未免陷入宿命论的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