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编辑出版·别录

图书编辑出版·别录

七略 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官修书目。由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完成。公元前26年,汉成帝命陈农求遗书于天下的同时,诏刘向、刘歆等人整理典籍,经过20年的努力编撰了《别录》、《七略》两部官修书目。由于当时的典籍多是竹简书,堆放在一起非常散乱,所以刘向等人的首要工作是校书。他们的校书方法是:广收众本,互相补充,除去重复,条别篇章,定著目次,校勘讹文脱简,命定书名,使纷乱无序的简策,经过一系列整理工作后,再写定正本。正本既定,为了揭示典籍的内容,然后就是撰写叙录(提要),内容包括著录书名篇目,叙述核校原委,介绍著者的生平、思想,说明书名的含义,辨别书籍的真伪,评说所载思想与史实,叙述学术源流,判定书籍的价值。每篇叙录实际上就是每种图书的详细介绍。

刘向把每种图书的叙录汇集在一起,编成《别录》,它不仅是中国第一部提要式的书目,也是先秦至西汉末年图书的综合记录。汉哀帝时,刘向亡故,刘歆受命继承父业,进一步将整理的图书分类编目,最后编成《七略》。《七略》将所有图书分成六大类38种,形成了完整科学的分类体系,第一次把学术分类的思想运用到书目分类,对中国历代的书目编撰产生了很大影响。其类目如下:六艺略分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9种;诸子略分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10种;诗赋略分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5种;兵书略分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4种;数术略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刑法6种;方技略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4种。六类之外,还有辑略,它分别说明六类38种大小类目的意义与学术源流,阐述六类的相互关系及其图书的作用,成为“六类之总最”,“诸书之总要”。刘氏父子的功绩在于他们在校勘整理古代典籍的基础上创立了撰写叙录、大序、小序的方法,编辑综合性分类目录,著录了数以万卷计的图书。此后,历代王朝都仿效他们的方法整理图书,编撰书目。《别录》、《七略》不仅是我国目录学、校勘学的开端,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们是极为珍贵的古代文化史,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秦以前的古籍,绝大部分是经过这次整理流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