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公正

传统美德·公正

公正指公平正直的美德,只有大公无私,一切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才能做到公正。公正是人们心中的一架天平,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就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秉公办事。在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坚持真理,在处理案件时以法律为准绳的人。秉公执法是作为法治的一个基本原则。

春秋前期,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子文的家族中有一人触犯了刑律,廷理把他抓了起来(廷理是当时掌管刑律的官)。后来廷理听说这个人是子文的族人,就把他给放了。子文知道后,召见廷理,并责备了他身为廷理却不主持公道,并把犯了法的族人送到廷理处请求处罚。子文的作法受到了楚成王以及国人的一致赞誉。不畏权贵,维护法律的尊严,抵制权贵对执法的干扰,否定权贵在执法量刑上的特权,这方面的典型应属铁面无私的包拯。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天圣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天章阁待制、开封知府、龙图阁直学士、枢密副使。他为官清正,执法严峻,立朝刚毅,贵戚宦官见了他都不敢妄为,听到他的名字就感到害怕。人们用“包拯笑比黄河清”来形容想让包拯一笑比让黄河水清还难。包拯性格严厉,对贪官污吏、触犯刑律之人绝不留情;包拯不与他人苟同,从不伪装自己去取悦别人,身为重官,衣服、器用、饮食与百姓相同。包拯为官清正,曾处理过许多牵涉皇亲贵戚的犯人,他都能秉公执法,不殉私情。他曾经说过:“我的后代子孙,如果有犯罪通贿的人,本家不得收容他,死后也不许葬在祖坟中。不听从我的意志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包拯是中国古代清官的典型,被人们称为“包青天”。他的依法办事、铁面无私的行为,受到了人民的称颂和爱戴,使得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闻风为之胆寒。“包青天”也成了公正的代名词,流传至今。

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为了严明军纪,整顿队伍,不殉私情。他的小舅是军中的一个队长,历来放荡不羁,自恃是长辈而飞扬跋扈,狂饮滥醉,破坏军纪,为所欲为。戚继光决定从他开刀。他把小舅找来,面对他傲慢的样子,戚继光列举了他扰乱军纪的事件,并说:“作为你的外甥,我理应尊敬你,但作为你的长官,我却不能宽容你这种目无法纪的放荡行为。”并按军法规定,命伍卒将小舅打了四十大板。从此以后,这个队长再也不敢违抗军纪了;其他各营兵卒看戚继光铁面无私,执法严厉,也都严格要求自己。军队的作风大变。戚继光在他的著作《纪效新书》中说:“赏罚军中要柄,若该赏处,就是要害我的冤家,有功也是赏,有患难也要扶持看顾;若犯军令,就是我的亲子侄,也要依法施行,决不干预恩仇。”数千年来,注重人格独立,刚正不阿的伦理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