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傩舞

舞蹈·傩舞

也叫“驱傩”、“大傩”。古代在腊月举行的一种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渊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代形成固定仪式,周代叫做傩,缘于驱鬼时要发出“傩傩……”的呼喊声之故。在周代,周王室和诸侯代表国家举行的叫“国傩”,全国上下一齐举行的叫“大傩”,大傩一般都在岁终举行,举行的目的是驱除瘟疫恶鬼,祈求一年的平安吉利。傩祭的主要活动是舞蹈,其核心人物是方相氏,在举行傩祭的时候,他的身上披着熊皮,带着有四只眼睛的面具,穿着黑上衣红裤子,一手拿着戈,一手扬着盾,率领着起舞的队伍前进。他手下有十二神将,也都戴着假面。这十二神将,原来也是由十二神兽转变的。名叫甲作的能吃凶鬼,名叫胇胃的能吃老虎,名叫雄伯的能吃妖怪,还有名叫腾简的,名叫伯奇的等等。他们能吃一切邪鬼病魔,凡是危害人类的,都能一齐扫荡干净。

大傩不仅盛行于周代,它的发展历史很长,数千年来,一直广泛流行于民间。傩祭发展到汉代,在宫廷中举行的规模更大。方相氏还保持着周代的装束,他所率领的除十二神将外,还有一百二十个十岁至十二岁手拿鼗鼓的孩子,被称为“侲子”。傩祭进行时,他们跳起傩舞,到各处驱鬼。汉至唐,傩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上没多大改变。傩舞到了宋代,虽然仍是以逐疫为名,但在人物和舞蹈内容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方相氏、十二神将、侲子等由教坊伶人装扮成的将军、门神、判官、钟馗、六丁、六甲等所代替,向着娱人的方向发展。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傩舞,表演者已不完全是巫人,而主要是普通农民,表演的目的也主要在于娱乐了。傩舞的形式和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并且已有不少地区发展成戏曲形式。傩舞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舞蹈,其中保存着大量历代优秀民间艺术家智慧创造的结晶,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份值得重视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