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戏曲·鼓词

音乐戏曲·鼓词

主要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种说唱音乐。鼓是重要的伴奏乐器,演员边演唱边击鼓,掌握节奏,因以得名。明代的鼓词,现存者以《大唐秦王词话》为最早。明末清初贾凫西的《木皮散人鼓词》也是著名的鼓词作品。鼓词在清初有较大发展,盛行于北方城市,尤其流行于山东、河北一带。当时演唱的小型鼓词只用一个曲调不断反复演唱,长篇鼓词则叫做“大书”,摘唱其中精彩的段落叫做“段儿书”。鼓词的进一步发展,便出现了“大鼓”的形式,它是在鼓词与各地方言、民歌、小调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木板大鼓、西河大鼓,安徽大鼓、京韵大鼓、湖北大鼓等。“西河大鼓”起源于河北省中部农村,清道光年间的马三峰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吸收戏曲、民歌曲调,创造出新的声腔,并将伴奏乐器小三弦改为大三弦,木板改为铁板。“梨花大鼓”主要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安徽大鼓”流行于安徽省及长江沿岸部分城市。“湖北大鼓”原名“打鼓说书”,是由道光末年北方鼓书艺人丁铁板在湖北发展起来的。“京韵大鼓”产生于清代末年,起源于河北中部保定、河间一带。它是“河间调”与“子弟书”的合流,流行于京津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