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清代词曲文献·清词总集与选集

清代文学的文献·清代词曲文献·清词总集与选集

清代距离现在比较近,清词作品既没有经过充分经典化,清词文献也没有得到系统整理,因此,给研究的深入展开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不过,在这一领域,仍然有一些基本文献得到了重视。清词的总集和选集在清词文献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分量。还在清代初年,人们就意识到本朝词具有独特的价值,因而编纂选辑之风甚盛,并且一直延续下来。这些集子,或为断代选编,或为一时纪盛,或为地域性词选,或为家族性合集,都能从不同侧面看出清词的面貌。现择其较著者介绍如下。

1.《全清词·顺康卷》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中华书局2002年版。词兴起于唐五代,大盛于两宋,衰微于元明,而又复振起于清。清词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较之宋词,境界更为开阔;其次,增加了学人之词,拓宽了词的风格;第三,词派纷呈,迥异前代;第四,创作的兴盛引起理论的繁荣;第五,词人之众,作品之多,达到空前程度;第六,往往对前人已经开创的境界加以深化,创造了更为广泛深微的艺术境界。《全清词》“顺康卷”计20册,850万字,收录词人2105人,词作五万三千四百余篇,中华书局2002年版。宋词发展号称全盛,但《全宋词》仅二百六十余万字,收录词人一千四百三十余人,词作二万八千六百余首。而“顺康卷”仅占清词的五分之一,即已全面超过《全宋词》,可见有清一代的词学之盛。《全清词》共分“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5卷,后续编纂出版工作将陆续展开。

2.《百名家词钞》110卷 曾王孙、聂先合纂,康熙间绿荫堂刊本。计选吴伟业等110家词,每人一卷,清初不少人有集而未刊或者已刊而散佚者,往往赖此而得到保存。由于此书有随到随刻的性质,故所收录的家数,著录各有不同。《四库全书总目》词曲类存目所著录的《名家词钞》为30家,提要云:“考卷首曾王孙序,称《百名家词》,与集中所载之数不符。又云:‘词体之变迁,选者之诠次,例言自能详之。’而卷端亦无例言,似乎未完之本也。”况周颐于光绪十八年曾得一本,分甲集和初集,甲集共40家,前有聂先序,但无提要所引者,或者各本撰序亦不同。后有《征词总目》118家,注明词集、籍贯、姓氏,复有《百名家词钞总目》,说明这40家是“随到随刻,未及次序”。此集有例言,其中言及选录宗旨云:“今国朝四十年来,词人蔚起,几几乎驾宋轶元,无论英才怒生,作者林立,但以稿本盈寸,自成一家,足供选征者,次第编入,以备一代伟观。”又说明征词之难云:“词人藏稿,最难征求,或以路遥莫致,或以抄誊为艰。忆同柳塘、梅墩共事铅椠,忽忽经年,片稿莫致,幸道扶过吴,付稿盈箧,以恣选择。”又说明刊刻方式云:“百家词而实不限于百家者,盖人各一集,便于单本独行,不妨随到随梓,随时随地皆可刷印问世,次序后先,所不之论。”

3.《国朝名家诗余》39卷 孙默辑,康熙初留松阁刻本。本书为较早的清词总集,计收吴伟业《梅村词》2卷、龚鼎孳《香严词》2卷、陈世祥《含影词》2卷、陈维崧《乌丝词》4卷、董以宁《蓉渡词》3卷、董俞《玉凫词》2卷、梁清标《棠村词》3卷、宋琬《二乡亭词》2卷、曹尔堪《南溪词》2卷、王士禄《炊闻词》2卷、尤侗《百末词》2卷、黄永《溪南词》2卷、陆求可《月湄词》4卷、邹祗谟《丽农词》2卷、彭孙遹《延露词》3卷、王士禛《衍波词》2卷,凡16家,故亦称《十六家词》。有王士禛诸人的评语。其书分数次编成,前后长达14年,故名称也各有不同。至乾隆修《四库全书》,抽毁龚鼎孳《香严词》,题为《十五家词》,又将每篇原附之评语全部删去。四库馆臣评其书云:“虽标榜声气,尚沿明末积习,而一时倚声佳制,实略备于此,存之可以见国初诸人文采风流之盛。”(《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九《十五家词》提要)但其收录宗旨也受到后人的质疑,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云:“国初《十六家词》,独遗竹垞,殊不可解。其中王士禄、王士禛于词一道并非专长,不知何以列入?又尤侗、董俞、陈世祥、黄永、陆求可、邹祗谟等词,根柢既浅,措语又不尽雅驯,尚非分虎、符曾、藕渔之匹,亦何敢与小长芦抗哉?去取太不当人意。而纪文达公谓国初填词之家,略约具是,亦失之不检也。”

4.《清名家词》 陈乃乾辑,上海书店1982年版。是书篇帙浩繁,计收自清初李雯至清末民初王国维凡词人100家,词集134种。计有:李雯《蓼斋词》、吴伟业《梅村诗余》、曹溶《静惕堂词》、宋琬《二乡亭词》、龚鼎孳《定山堂诗余》、曹尔堪《南溪词》、尤侗《百末词》、吴绮《艺香词》、徐石麒《坦庵词》3种(《瓮吟》《且谣》《美人词》)、梁清标《棠村词》、严绳孙《秋水词》、毛奇龄《毛翰林词》、陈维崧《湖海楼词》、王士禄《炊闻词》、朱彝尊《曝书亭词》3种(《江湖载酒集》《静志居琴趣》《茶烟阁体物集》)、彭孙遹《延露词》、王士禛《衍波词》、宋荦《枫香词》、邹祗谟《丽农词》、董以宁《蓉渡词》、董俞《玉凫词》、董元恺《苍梧词》、曹贞吉《珂雪词》、李良年《秋锦山房词》、徐釚《菊庄词》、顾贞观《弹指词》、李符《耒边词》、汪懋麟《锦瑟词》、高士奇《清吟堂词》2种(《蔬香词》《竹窗词》)、沈皞日《柘西精舍词》、沈岸登《黑蝶斋词》、查慎行《余波词》、纳兰性德《通志堂词》、龚翔麟《红藕庄词》、赵执信《饴山诗余》、厉鹗《樊榭山房词》、蒋士铨《铜弦词》、王昶《琴画楼词》、王芑孙《瑶想词》、吴翊凤《曼香词》、洪亮吉《更生斋诗余》2种(《冰天雪窖词》、《机声灯影词》)、吴锡麒《有正味斋词》5种(《伫月楼禽言》《三影亭写生谱》《铁拨余音》《江上寻烟语》《红桥笛唱》)、赵怀玉《秋籁吟》、黄景仁《竹眠词》、杨芳灿《芙蓉山馆词》、乐钧《断水词》、凌廷堪《梅边吹笛谱》、张惠言《茗柯词》、钱枚《微波词》、刘嗣绾《筝船词》、张琦《立山词》、郭麟《灵芬馆词》4种(《蘅梦词》《浮眉楼词》《忏余绮语》《爨余词》)、彭兆荪《小谟觞馆诗余》、严元照《柯家山馆词》、改琦《玉壶山房词》、赵庆熺《香销酒醒词》、宋翔凤 《浮溪精舍词》3种 (《香草斋词》、《洞箫词》、《碧云庵词》)、王敬之《三十六陂渔唱》、汤贻汾《画梅楼倚声》、叶申芗《小庚词》、周济《味隽斋词》、董士锡《齐物论斋词》、周之琦《心日斋词》4种(《金梁梦月词》、《怀梦词》、《鸿雪词》、《退葊词》)、冯登府《种芸仙馆词》3种(《花墩琴雅》《钓船笛谱》《月湖秋瑟》)、杨夔生《真松阁词》、顾翰《拜石山房词》、方履篯《万善花室词》、董佑诚《兰石词》、龚自珍《定庵词》5种(《无著词》《怀人馆词》《影事词》《小奢摩词》《庚子雅词》)、项廷纪《忆云词》、姚燮《疏影楼词》四种(《画边琴趣》《吴径唱》《剪灯夜语》《石云吟雅》)、黄燮清《倚晴楼诗余》、蒋敦复《芬陀利室词》6种(《绿箫词》《碧田词》《红纳词》《青瑟词》《白华词》《拈花词》)、陈澧《忆江南馆词》、龙启瑞《汉南春柳词》、承龄《冰蚕词》、周寿昌《思益堂词》、王锡振《龙壁山房词》2种(《茂林秋雨词》《瘦春词》)、杜文澜《采香词》、边浴礼《空青馆词》、勒方锜《太素斋词》、蒋春霖《水云楼词》、薛时雨《藤香馆词》2种(《西湖橹唱》、《江舟欸乃》)、端木采《碧瀣词》、周星誉《东鸥草堂词》、刘履芬《鸥梦词》、李慈铭《霞川花隐词》、张鸣珂《寒松阁词》、庄棫《中白词》、谭献《复堂词》、王闿运《湘绮楼词》、叶大壮《小玲珑阁词》、冯煦《蒿庵词》、王鹏运《半塘定稿》、陈锐《袌碧斋词》、文廷式《云起轩词》、郑文焯《樵风乐府》、朱祖谋《疆村语业》、况周颐《蕙风词》、王国维《观堂长短句》。清词名家,大致网罗殆尽。全书按作家生卒年编次,各集均保留原序若干。书前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叶恭绰、黄孝纾序,赵尊岳、龙榆生、唐圭璋诸人题辞;书末有卢前所撰《饮虹簃论清词百家》,调寄《望江南》。但该书所据版本每有缺陷,除纳兰性德等少数词家外,许多名家如陈维崧、朱彝尊等词集均非足本,涉及异本者,亦多未加校勘。另外,原书序跋、题辞等也每未能全部保留,因而使用时最好同时参照他本。

5.《倚声初集》20卷 王士禛、邹祗谟编,清初大冶堂刊本。选录自明代天启、崇祯年间至清代顺治十七年的词人四百六十余家,词作1914首。全书按小令、中调、长调的顺序编选,计有小令10卷,1116首;中调4卷,364首;长调6卷,434首。是书有《前编》4卷,系时人论词及论词韵之文,可据以了解清初词家的某些观点;复有《爵里》3卷,列出所收词人之姓名、里籍、官爵及词集名称。集末有附录2卷,分别是《名家词话》及《沈谦词韵略》。所选作品,都有王士禛、邹祗谟诸人的评语,虽然不免标榜之习,但亦时有真知灼见,可为清初词研究之参考。是书于顺治十七年初刻,后来未见翻刻,今知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各藏有一部。又厉鹗有《倚声初集跋》,云:“《倚声集》多国初诸老之作,盖于酒边文外为之,刻意新艳,正如玉色珠光,使人目夺,在今日已成《广陵散》矣。”可见当时(壬寅年)已不多见。

6.《瑶华集》22卷 蒋景祁编,中华书局1982年据康熙二十五年天藜阁刻本影印。蒋景祁字京少,宜兴人。是集以清初顺治、康熙间词人为主,计507家,选词2467首。编选者蒋景祁与陈维崧同里,词风亦近于阳羡,但选录时却能兼收并蓄,凡当时名家,几乎网罗殆尽,其中陈维崧和朱彝尊的词各选了百首以上,可见他对当时阳羡、浙西两派在词坛上的地位,能够予以客观认识。全书22卷,按小令、中调、长调的顺序排列。倘有调名而无词题者,则一一为之制立标题。后2卷系在前20卷编好以后增补续编的,所以既有前20卷未收之调名,也有与前面互相重复者。卷首有《刻瑶华集述》,详述编集之旨;又有《瑶华集词人》简表,列出所收词人之姓氏、籍贯、官爵和词集名称(有些部分不够详备)。集后附有《名家词话》和《沈谦词韵略》。凡此,都对研究当时的词风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华书局影印本附有黄克所编《词人姓氏词牌笔画索引》,颇便使用。

7.《清绮轩词选》13卷 夏秉衡选辑,乾隆间巾箱本,又桐石山房刊本。桐石山房本书名题为《历朝词选》,但书中仍标以《清绮轩词选》。夏秉衡字平千,号谷香,华亭人。乾隆十八年(1753)举人。本书选唐宋以迄当代人词,以调式长短为目。有乾隆十六年沈德潜序、作者自序及《发凡》。沈序云:“词昉于唐,盛于宋,稍衰于元明,而我朝之词复几于宋相酹。可以拍板而歌者,固已人自为家矣。然其间有清丽韶妍、风情豪上者,即有媟嫚妖冶、盭乎正则者,不加别裁,其不尽流于桑濮之响者几何! 华亭夏子谷香网络而芟薙之,意不外乎温厚缠绵,语不外乎搴芳振叶,格不外乎循声振按节,要必清远超妙,得言中之旨、言外之韵者取焉。若夫乎美人香草之遗,而屑屑焉求工于秾丽,虽当时儿女子所盛称,谷香咸在屏弃之列也。词凡十三卷,务求雅音,调不必备,准乎朱竹垞太史之《词综》,而简严过之,且增入本朝词家,以备阅者之上下古今,可谓词选之善本也。”夏序云:“国家右文兴治,百有余年,文人才士,潜心力学于诗古文外,每精研音律,谱为新声。如曹侍郎秋岳、王司寇阮亭、陈检讨其年、梁相国棠村、宋冢宰牧仲,暨我乡董樗亭、张砚铭、宋辕文、钱莼渔诸先生各有词集行世,骎骎乎方驾两宋矣。呜呼,何其盛欤!余尝有志倚声,窃怪自来选本,词律严矣,而失之凿;汲古备矣,而失之烦。他若《啸余》、《草堂》诸选,更拉杂不足为法。惟朱竹垞《词综》一选,最为醇雅,但自唐及元而止,犹未为全书也。因不揣固陋,网罗我朝百余年来宗工名作,荟萃得若干首,合唐宋元明,共成十三卷。意在选词,不备调,故宁隘毋澜。”

8.《昭代词选》38卷 蒋重光辑选,张玉穀、沈光裕参定,乾隆三十二年(1767)刊本。前有蒋序并其自撰凡例。本书不录由明入清诸人如吴伟业、龚鼎孳、曹溶、梁清标等,可见彼时已经严于分际。又入选词人多寡悬殊,不少作家选入几首,而如陈维崧、朱彝尊等大家则分别为191和172首,是则颇有厘定词坛高低之意。张序言其选词之因云:“本朝之诗文名作,固日以增,而钜公操选政者亦辈出,无虑散佚也。而进退谛当,余又不能。若夫词,则自吾家京少先生《瑶华集》后,甲子周矣,其间虽有沈蕉音、夏谷香辈,稍稍采掇,然无人大裒集之。法曲仙音,久恐零落。余是以不揣谫陋,与二三同志搜罗有年,而校其体之合,择其言之精,以成是书。”但参定人张、沈二氏的词作数卷又附刻其中,《凡例》交代原因云:“友人张君荫嘉、沈君瞻文,当今之秀水朱、宜兴陈也,先后来下榻荒斋,因相与讨论从事兹役。凡五阅寒暑而书始成。两君以辑选归光而谦居参定,光何敢当! 顾窃以得执牛耳,始可收两君佳制,增重集中。遂僭首列,而沈词则张独参定,张词则沈独参定,于通部为变例。”但终有不伦之感。

9.《国朝词综》48卷 王昶(1725—1806)纂,《四部备要》本。选录顺治至嘉庆词人的作品七百余首,每人皆有小传,交代生平仕履等,其间或自撰,或引录前人评语。王氏嘉庆七年自序云:“余弱冠后,与海内词人游,始为倚声之学,以南宋为宗,相与上下其议论。因各出所著,并有以国初以来词见示者,计四五十年来,所积既多,归田后,恐其散失湮没,遂取已逝者择而钞之,为《国朝词综》四十八卷……至选词大指,一如竹垞太史所云,故续刻于《词综》之后,而推广汪氏之说,以告世之工于词者。”可见此为浙西词派一路。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评此书有云:“《国朝词综》之选,去取虽未能满人意,大段尚属平正,余亦未敢过非。”王昶曾把朱彝尊等辑《词综》、其本人所辑《明词综》《国朝词综》及其二集合刻为《历朝词综》,有清光绪壬寅年金匮浦氏重修本。

10.《国朝词综二集》8卷 王昶纂,《四部备要》本。本书前有王昶从孙王绍成写于嘉庆八年(1803)的序,交代此书始末有云:“既蒙恩予告归,主讲杭州敷文书院,乃发旧藏,先补竹垞太史所未及,为补人二卷;又甄录明词十二卷。而国初至今可以论定者,亦厘为四十八卷。盖千余年来,精华毕萃,可谓集词学之大成。惟现在朋游,尚余二三十家,并有零章小集,填溢箧衍。绍成因请于先生,择其尤者,共六十余家,编成二集八卷。其取舍大旨,仍以太史为宗。”可见本书所选,皆王昶同时人。王昶亦曾将此书刻入《历朝词综》。

11.《国朝词综续编》24卷 黄燮清(1805—1864)纂,同治癸酉刊本,又《四部备要》本。本书对朱彝尊等的《词综》有所补辑,同时在王昶《国朝词综》之外,补辑了大量词人。词人多有小传,间有词评。卷二二至二四为闺秀词选,有其特色。本书有潘曾莹、张炳堃、胡凤丹、诸可宝诸人序,潘序云:“国朝人文蔚起,词学之盛,亦复远趠张柳,近凌杨高,王兰泉司寇《昭代词选》一书,沿竹垞太史《词综》之例,搜采大备,而百年以来,海内词人鳞集麏萃,尚少续刊善本。黄君韵甫以文章著称两浙,尤邃于词学……取乾嘉以来《词综》未及登者,蔚成巨编,其规式悉依竹垞、兰泉两先生选本,故名之曰《词综续编》。集中词人几及六百家。君尝言词选最少,而词学则嘉道间尤盛。兼罗博收,以防湮没。宗草窗《绝妙好词》、叔旸《花庵词选》例也。”张序云:“自嘉道以还,词人辈出,名章隽句,流播旗亭,而为由荟萃之本。吾友海盐黄君韵甫病之,于是采摭讨议,研覃数年,纂成《国朝词综续编》。其姓氏已载前编者,概不复列。有补人而无补词,得五百八十六家,凡二十有四卷,甄录澄汰,一踵前规。”胡序云:“海盐黄韵甫先生旁搜博采,始顺治,迄咸丰,集国朝词家之大成,为《词综续编》二十四卷。”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六和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卷一分别讨论过本书是否本于黄安涛所辑之《续词综》的问题,此为清代词史上的一大疑案,但由于文献不足,只能存而不论。

12.《清词综补》(原名《国朝词综补》)58卷 丁绍仪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丁绍仪字杏舲,诸生,曾任东湖县知县、汀州府同知。著有《东瀛识略》《听秋声馆词话》等。自从清初朱彝尊《词综》出,词坛风气为之一变,《词综》遂备受尊崇,引起后人的效仿。王昶曾依朱彝尊明词选(未刊)之体例,增补成《明词综》12卷,又选清词48卷,名为《国朝词综》。后其从孙王绍成补录2卷,撰成《国朝词综二编》,附在《国朝词综》之后。又有黄燮清,撰成《国朝词综续编》24卷。于是,连同丁氏此编,构成了一个由唐至清历代词选的“词综”系列(民国时还有林葆恒《词综补遗》)。书前有丁氏于光绪九年所撰例言,详述选词经过。然此书虽为续补《国朝词综》之作,实则成书过程积数十年,付梓之前,黄燮清《续编》已经问世,于是又根据黄书,删其重复,补其未备。不过,40卷之后,由于生病,由友人代为整理,不免有手眼不同之处。此书大致初刻于光绪二十八年,因印数不多,世已罕见,今本乃出自李一氓所珍藏。其续编乃赵尊岳所藏精抄本。

13.《词综补遗》100卷 林葆恒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据稿本影印。“词综”系列中,纂辑清词者,如王昶《国朝词综》、黄燮清《国朝词综续编》和丁绍仪《国朝词综补》,虽已荦荦大观,但仍嫌不够完备,特别是从入选的作家作品看,成书最晚的丁氏《国朝词综补》所收仅至光绪九年(1883),使得这一系列仍然未能体现清词的全貌。于是在1947年,林葆恒以76岁高龄,积三年之功,纂成《词综补遗》,以收录光绪九年之后的作家作品为主,同时对王、黄、林三家之书进行增补,共得词人四千四百余,词作七千三百余首,每人各系以小传。本书在编排上以人系词,词人排列以韵部为序;凡同姓词人以年代先后为序,释、道、尼及姓氏无考者则置于全书之末。

14.《全清词钞》40卷 叶恭绰编,中华书局1982年版。是编选录有清一代词家佳作,意在显示清代词学的轮廓。选录词家3196人,词作八千二百六十余首。选录标准以殁于清代者为主,所以除了死于抗清之事如陈子龙、夏完淳等人外,即使明代遗民如王夫之、屈大均等亦入选,而晚清词坛有不少人卒于民国,也作为附录选入。此书是治清词的重要参考著作,首先,注意了清代词风的转变,“如顺康初期之犹袭明风,康雍之力追宋轨,乾隆初中叶之渐入庸滥,乾隆末叶及嘉庆时之另辟途径等,均设法显明其内蕴”;其次,所选诸作限于自作正体,同时注重作品的声律性;第三,词人小传详列有关词的著述,除词别集之外,其词仅附全集者,亦加以注明;第四,此书采辑甚广,考虑到所据原本的参考价值,所以详细开列了引用书目,治清词者循此检索,非常方便;第五,作者索引以姓氏笔画为序,每人名下,注明籍贯与时代。综合以上诸特点,这部书不仅是一部体现出独特眼光的大型断代词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工具书使用。书前有叶恭绰自序,云:“往年我同友人论清代学术,曾认为清一代的词,越过明代。此外,惟小说和曲子,勉强可以企及,而诗文则否。后来拿这话请教文廷式、朱祖谋两先生,皆颇以为然。文先生曾说过,词的境界,到清朝方始开拓,观其自叙《云起轩词》,虽意在自负,然其所述,实深明词的本体和流变。朱先生也曾对我说,清词独到之处,虽宋人也未必能及。”

15.《近三百年来名家词选》 龙榆生编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本书系与作者另一词选《唐宋名家词选》为配套之作,计选词人66家,作品498首。之所以题为《近三百年来名家词选》而不径题《清代名家词选》,盖因“词学中兴之业实肇端于明季陈子龙、王夫之、屈大均诸氏”(《后记》),诸人皆民族气节甚强者,自不宜列为清人。本书取材,除诸家专集及其他史传、词话外,于谭献《箧中词》、叶恭绰《广箧中词》采录特多,入选各家分别缀以小传,间附评语。本书不用新式标点,而是采取句、逗、韵的方式。

16.《近代词钞》 严迪昌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收词人210家,词作五千五百余首。入编词人大致上限断自卒于道光十一年(1831)之后者,下限断至生于光绪十年(1884)之前者。入选作品兼顾认识意义与美学意义,对于词史演进、词派演化、词风变迁以至群体运动等,尤多关注,世所罕传及《全清词钞》失收者则从宽多录。小传兼及传主词作成就之评价,约略论定其在词史上的位置。

17.《箧中词》6卷续4卷 谭献纂,《半厂丛书》本。本书选录有清一代词,选录宗旨体现张惠言、周济的词学主张,所选诸作每有评语,间或有总评。光绪壬午秋七月冯煦序:“是选与青浦王氏、海盐黄氏颇有异同,旨隐辞微,且出二家外。”光绪四年立秋日自序云:“至于填词,仆少学焉,得本辄录其所师,好其所未言,二十余年而后写定。就所睹记,题曰‘箧中’,其事为大雅所笑,其旨与凡人或殊。”又《复堂日记》戊辰:“近拟撰《箧中词》,上自饮水,下至水云,中间陈、朱、厉、郭、皋文、翰风、枚庵、稚圭、莲生诸家,千金一冶,殊呻共吟,以表填词正变,无取刻画二窗,皮傅姜、张也。”又《复堂日记》丙子:“阅王氏《词综》四十八卷,二集八卷,王侍郎去取之旨,本之朱锡鬯,而鲜妍修饰,徒拾南渡之沈,以石帚、玉田为极轨。不独珠玉、六一、淮海、清真皆成绝响,即中仙、梦窗深处,全未窥见。予欲撰《箧中词》,以衍张茗柯、周介存之学,今始事王选所掇者,百一而已。”

18.《广箧中词》4卷 叶恭绰选录,《遐庵丛书》本。叶恭绰为谭献后学,本书为继《箧中词》之作。《例言》有云:“原书(按即《箧中词》)断自清初以迄同时,兹亦从同。编录款式悉依原书,期成合璧。原选已收,而以当时全稿未出或未见,致有遗珠者,谨择诸大家之作酌量续收,其余之作,如其人已故者,其词已多采入《清词钞》中,故此编不再详选。反是,其人尚存者,则辑录较多。”又云:“是编注重光宣以还诸家,以补原书所未备。其光宣以前为谭先生所选者,间亦选录,惟别择从严,以期不失原旨。”本书有夏孙桐和夏敬观序。夏孙桐言其优点有云:“甄录宗旨既一本于复堂,而编辑之胜于复堂者有二端:复堂取材半出选本,而专集所见未博,今则所得专集多至倍蓰,补词补人庶克遗珠之憾,此一善也;复堂正集斟酌,精审再三,续补不避重复,究涉琐碎,今则条理贯串,首尾秩如,合成双璧之观,此二善也。”本书于所选词家多有总评。

19.《清词三百首》 钱仲联选注,岳麓书社1992年版。作者认为清词之中兴新变有五个方面的表现:一、思想内容深厚,尤其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宽阔;二、清代词人之主盟坛坫者或以词著称者,多为学人,因而开启学人之词一路;三、清词流派众多,如云间派、阳羡派、浙派、常州派、疆村派等,都有鲜明的特点;四、清词于宋词之后之所以能够变而愈上,在于有丰富的词学理论,给词人以启迪;五、清代词人数量之多,远非宋人所能匹敌。根据这样的认识,作者编选了此书,共选词人94家,词300首,尽可能顾及清词的各种流派、思潮,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标准,照顾到各种题材和各种词调类型。词人小传不仅列其生平,而且指出其词学主张、词作特点并引录前人评论,加以参照。每篇作品作内容和艺术性的评说,而注释则求详求全。清词历来缺乏完善的今人选注,此书有开创之功。

20.《金元明清词精选》 严迪昌编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该书计选金、元、明、清词78家、116首,其中清词47家、82首,可见亦为突出清词的“中兴”之盛。作者研究清词有《清词史》及《阳羡词派研究》等著,故贯注于词选之中,也体现出清词发展流变的鲜明特色,尽管并未完全与史的线索一一对应。该书的特色之一是分析词心细腻深入,如李雯《菩萨蛮·忆未来人》,分析说:“这是一阕词情凄迷的‘闺怨’之作,也是一篇用心良苦的预后文字。何谓‘未来人’?从词的表层形态言,无疑指有约未践者,‘我心’所期者;按词的底蕴,知人论世笺之,此‘未来人’实指对‘后来人’,包括当年的盟友们在内的日后重逢、身后论评的知我罪我的一切人。所以这是首很特殊的长短句,系用词的形式自我记录特定的人生转折期的心绪,以作为个人历史鉴证留待他日的文字。”(第126—127页)

21.《今词初集》2卷 顾贞观、纳兰成德合选,康熙十六年刻本,雪浪山房重刊本。本书选录清初自吴伟业诸人始,词人一百八十余家,作品六百多首。虽然30年间选篇不多,而且多有遗漏,但陈子龙共选29首,在诸家中独多,可见选者对于清词发展有着自己的认识。鲁超康熙丁巳年序引顾贞观语论词有云:“诗之体至唐而始备,然不得以五七言律绝为古诗之余也。乐府之变,得宋词而始尽,然不得以长短句之小令、中调、长调为古乐府之余也。词且不附庸于乐府,而谓肯寄闰于诗耶?”又其本人云:“词在今日,犹诗之在初盛唐。唐人之诗,不让于古,而谓今日之词与诗,必视体制为异同,较时代为优劣耶!”毛际可跋云:“近世词学之盛,颉颃古人,然其卑者掇拾《花间》、《草堂》数卷之书,便以骚坛自命,每叹江河日下。今梁汾、容若两君权衡是选,主于铲削浮艳,舒写性灵,采四方名作,积成卷轴,遂为本朝三十年填词之准的。”

22.《今词苑》 陈维崧选,吴本嵩、吴逢原、潘眉协纂,康熙刻本。本书有意继《倚声初集》,凡选清初人词四百六十余首。有陈维崧、徐喈凤、吴本嵩、吴逢原诸序。吴本嵩序云:“用是忘其聋瞽,晨夕校雠,因与陈子、潘子暨家季论而次之,十旬之间,得词四百六十余阕。”又陈序云:“盖天之生才不尽,文章之体格亦不尽,上下古今,如刘勰、阮孝绪以暨马贵与郑夹漈诸家所胪载文体,谨部族其大略耳,至所以为文,不在此间。鸿文巨轴固与造化相关下而谰语危言,亦以精深自命。要之,穴幽出险以厉其思,海涵地负以博其气,穷神知化以观其变,竭才渺虑以会其通。为经为史,曰诗曰词,闭门造车,谅无异辙也……余与两吴子、潘子仅仅选词云乎尔?选词所以存词,其即所以存经存史也夫!”尤可见清初词学观念所发生的变化。

23.《荆溪词初集》7卷 曹亮武选,陈维崧鉴定,康熙刊本。本书选编于康熙十七年(1678),历数年而完成,收录阳羡一地词人凡96人(其中4人为明人,4人为“名宦”,实收清人88人),词作810首。有曹亮武、蒋景祁诸人之序。曹序云:“今年春,中表兄其年客玉峰,邮书于余曰:‘今之能为词遍天下,其词场卓荦者,尤推吾江浙居多。如吴之云间、松陵,越之武陵、魏里,皆有词选行世,而吾荆溪虽蕞尔山僻,工为词者多矣,乌可不汇为一书,以继云间、松陵、武陵、魏里之胜乎?子其搜辑里中前后诸词,吾归当与子篝灯丙夜,同砚而论定之。”

24.《清八大名家词集》 钱仲联选编,陈铭校点,岳麓书社1992年版。本书选收了清词八个主要作家的集子,即陈维崧《湖海楼词集》、朱彝尊《曝书亭词》、纳兰性德《通志堂词》、厉鹗《樊榭山房词》、龚自珍《定庵词》、项鸿祚《忆云词》、文廷式《云起轩词》、朱祖谋《疆村词》。之所以选入这八家,是因为“陈维崧为阳羡派首领,朱彝尊、厉鹗为浙派先后首领,纳兰性德、龚自珍、项鸿祚、文廷式为不列宗派大家,朱祖谋为清末疆村派首领。这样,清词大家,已经突出。其他词家,颇难说可以陵越其上了”。(钱序)与一般人看法不同的是,书中没有入选云间、临桂和常州派。本书末有陈铭撰写的《清代词坛流变——代后记》,附有《清八大名家词集底本及参校本》。关于底本和参校本的说明,颇足参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陈维崧的《湖海楼词》,说明所用底本是乾隆乙卯新刊《湖海楼全集》,参校陈乃乾《清名家词》、叶恭绰《全清词钞》等,但把这些加起来,仍然不是足本。从目前文献整理的情况来看,陈维崧词的足本是《全清词》“顺康卷”所收者。

25.《柳洲词选》6卷 戈元颖、钱同贲、钱瑛、陈谋道等辑,清初刊本。收录清初浙江嘉善地区词人160家左右,词五百余首,前二卷为小令,中二卷为中调,末二卷为长调。入选词人有姓氏录,分为已作古和尚在世两部分。已作古者题为《先正遗稿姓氏》,有小传;尚在世者题为《名公近社姓氏》,无小传。柳洲词人群在清初不仅规模大,而且地位重要,邹祗谟《远志斋词衷》曾有记述:“词至柳洲诸子,几二百余家,可谓极盛。无论袁、钱、戈、支诸前辈,吐纳风流;如尔斐、子顾、子更、子存、卜臣、古喤诸家,先后振藻,飙流符会,实有倡导之功。要之,阮亭所云:‘不纤不诡,一往熨贴。’则柳洲词派尽矣。”其中钱继章(尔斐)、曹尔堪(子顾)、魏学渠(子存)的成就尤其突出。

26.《西陵词选》8卷《宦游词选》1卷 陆进、俞世标合纂,徐士俊、丁澎、张纲孙等协编,毛先舒、张台柱、徐逢吉等参定,康熙十四年刻本。本书所选为杭州词人的创作,卷首《宦游词选》选录了当时在杭州任职但籍贯并非杭州的官员10家,词78首。正选八卷选录杭州籍词人一百七十余家,词六百余首。卷首有姓氏录,不仅注明姓氏字号,也注明词集。清初杭州一地词风,于此可以见其大概。本书有梁允植、丁澎、陆进、俞士标四序,其中俞序描述这一作家群的创作有云:“其间学为周、秦者,则极工幽秀;学为黄、柳者,则独标本色。或为苏、辛之雄健,或为谢、陆之萧疏。或年逾耄耋,而兴会标举;或人甫垂髫,而藻采炳发。闺中之作,夺清照之丽才;方外之篇,鄙皎如之亵句。连章累牍,唯恐其穷;片玉寸珠,不嫌其寡。可谓各擅所长,俱臻其极者矣。”或有溢美,但其选词宗旨不拘一格,也可见出。本书选入闺秀词六家,予以表彰,其中有被陈廷焯推为“国朝闺秀词”第一的徐灿,亦可见杭州一地女学的兴盛。

27.《国朝湖州词录》6卷 朱祖谋选。本书共选136人,每人皆系以小传。前有目。刘承干跋云:“《国朝湖州词录》六卷,朱疆村侍郎辑本。侍郎曩编《湖州词征》,载宋元明诸家别集,及选本之流传者,网络维备。是编撰录,小变其例,而甄采尤精,洵吾郡一代词人之薮泽也。”

28.《庚子秋词》2卷 王鹏运编。王氏自序云:“大驾西幸,独身陷危城中,于时归安朱古微学士、同邑刘伯崇殿撰先后移榻就余四印斋。古今之变既极,生死之计皆穷,偶于架上得丛残诗牌百许叶……秋夜渐长,哀蛩四泣,深巷犬声,如豹狞恶,人商声,怒号砭心刺骨,泪涔涔下矣。乃约夕拈一二调,以为程课。选调以六十字为限,选字选韵以牌所有字为限……自八月二十六日起,至某月日止,凡阅若干日,得词若干首,富顺宋芸子检讨和作若干首,并依调类列,用《遁渚唱和》例也。”又有徐定超序。

29.《乐府补题后集》 白雪词社刊本,收录道光以迄同治间10人之词,徐致章25首、蒋兆兰23首、程适24首、储凤瀛20首、储蕴华6首、徐德辉23首、储南强3首、任援道14首、李丙荣8首、陈思1首。有拙庐主人、程适序以及蒋兆兰后序。是书为诸人词社课业的结集,蒋序云:“名曰《乐府补题后集》,盖欲上继碧山、草窗、玉田、玉潜诸贤遗轨,为风雅绵一线之传。虽才或弗逮,不敢与宋贤抗,而志操纯白,心迹湛然,抑未必与宋贤异。”有《词人姓氏录》,详述诸人生平仕履。

30.《今词综》4卷 沈宗畸撰录,《晨风阁丛书》本。本书共选清末民初28家之词,分别为朱祖谋、况周颐、杨夔、朱寯瀛、叶衍兰、周天麟、冒广生、刘炳照、郑文焯、王树藩、施赞唐、黄第、何震彝、余际春、李经世、王谦、彭瑛、胡熙寿、曹楙坚、蔡鸿燮、蔡寿瑧、胡延长、戴述经、李恩绶、吴敬羲、童闰、林学衡、易顺鼎,每人均系以小传。

31.《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 徐乃昌辑,清光绪二十四年宣统三年南陵徐氏刊本。本书共分10集,每集词人若干,分别系以小传,原词若有序,亦收入。第一集:杨芸《琴清阁词》1卷、李佩金《生香馆词》1卷、顾翎《茞香词》1卷、孙荪意《衍波词》1卷、沈善宝《鸿雪楼词》1卷、曹慎仪《玉雨词》1卷、梁德绳《古时轩词》1卷、王倩《洞箫楼词》1卷、归懋仪《听雪词》1卷、杨继端《古雪诗余》1卷。第二集:徐灿《拙政园诗余》1卷、钟蕴《梅花园诗余》1卷、葛宜《玉窗诗余》1卷、苏穆《贮楼词》1卷、江瑛《绿月楼词》1卷、周诒蘩《静一斋诗余》1卷、周翼木屯《冷香斋诗余》1卷、宗婉《梦香楼词》1卷、钱念生《绣余词》1卷、翁端恩《簪花阁诗余》1卷。第三集:顾贞立《木鹵香阁词》2卷、张令仪《蠹窗诗余》1卷、薛琼《绛雪词》1卷、沈《浣纱词》1卷、江珠《青藜阁词》1卷、赵我佩《碧桃馆词》1卷、沈榛《松籁阁诗余》1卷、蒋纫兰《鲜洁亭诗余》1卷、赵友兰《澹音阁词》1卷、陈嘉《写麋楼词》1卷。第四集:庄盘珠《秋水轩词》1卷、钱斐仲《雨花庵诗余》1卷、关瑛《梦影楼词》1卷、张英《淡菊轩词》1卷、张英《纬青词》1卷、许德苹《和漱玉词》1卷、《涧南词》一卷、赵芬《滤月轩诗余》一卷、萧恒贞《月楼琴语》一卷、陆蒨《倩影楼遗词》一卷、吴尚憙《写韵楼词》1卷。第五集:吴藻《花帘词》1卷《香南雪北词》1卷、吕采芝《秋笳词》1卷、陆珊《闻妙香室词》1卷、席佩兰《长真阁诗余》1卷、唐韫贞《秋瘦阁词》1卷、钱湘《绿梦轩遗词》1卷、陈珍瑶《赋燕楼词》1卷、陆容佩《光霁楼词》1卷、凌祉媛《翠螺阁词》1卷、濮文绮《弹绿词》1卷。第六集:孙云鹤《听雨楼词》2卷、袁绶《瑶华阁词》1卷、补遗1卷、谈印梅《九疑仙馆词》1卷、朱玙《金粟词》1卷、熊琏《澹仙词》1卷、方彦珍《有诚堂诗余》1卷、殷秉玑《玉箫词》1卷、高佩华《芷衫诗余》1卷、陶淑《菊篱词》1卷、储慧《哦月楼诗余》1卷。第七集:吴绡《啸雪庵诗余》1卷、徐元端《绣间词》1卷、鲍之芳《三秀斋词》1卷、王贞仪《德凤亭词》1卷、左锡璇《碧梧红蕉馆词》1卷、左锡嘉《冷吟仙馆诗余》1卷、郑兰孙《莲因室词》1卷、阮恩滦《慈晖馆词》1卷、汪淑娟《昙花词》1卷、邓瑜《蕉窗词》1卷。第八集:商景兰《锦囊诗余》1卷、葛秀英《澹香楼词》1卷、刘婉怀《补栏词》1卷、张玉珍《晚香居词》2卷、许淑慧《瘦吟词》1卷、钱孟钿《浣青诗余》1卷、黄婉璚《茶香阁词》1卷、许诵珠《雯窗瘦影词》1卷、吴茞《佩秋阁词》1卷、俞绣孙《慧福楼词》1卷。第九集:朱中楣《镜阁新声》1卷、钱凤纶《古香楼词》1卷、钟筠《梨云榭词》1卷、孙云凤《湘筠馆词》2卷、屈秉筠《韫玉楼词》1卷、季兰韵《楚畹阁诗余》1卷、曹景芝《寿研山房词》1卷、屈蕙攘《含青阁诗余》1卷、俞庆曾《绣墨轩词》1卷、李道清《饮露词》1卷。第十集:沈宜修《鹂吹词》1卷、叶纨纨《芳雪轩词》1卷、叶小鸾《疏香阁词》1卷、贺双卿《雪压轩词》1卷、张友书《倚云阁词》1卷、孙莹培《翠微仙馆词》1卷、吴小姑《唾绒词》1卷、缪珠荪《霞珍词》1卷、沈鹊应《崦楼词》1卷、李慎溶《花影吹笙室词》1卷。王鹏运序:“盖生长闺帏,内言不出,无登临游观唱酬啸咏之乐,以抒发其才藻,故所作无多,其传亦不能远,更无人焉为辑而录之,亦如时花时鸟,暂娱观听已耳,不重可惜乎!吾友徐君积余,性嗜倚声,以闺秀词集易致散佚,尤笃意搜罗,所藏殆逾百家。近复次第授梓,已成若干集,得若干家。又仿元诗癸集之例,凡词之丛残不成集者,合为一编,曰《闺秀词选》,其用力亦可谓勤矣。”

32.《闺秀词钞》16卷 徐乃昌辑,清光绪二十四年宣统三年南陵徐氏刊本。本书为补《小檀栾室汇刻闺秀百家词》之作,凡520家,1591首。按照前例,生存人不录。传记详录姓名、字号、里居、诗词集名,配偶姓名爵里可考者亦并记之。闺秀遗闻韵事散见各书,悉为甄录。作者姓氏于每卷之首各列一目,又以每卷之目汇为姓氏韵编,冠于全书之首。至于原来《小檀栾室汇刻闺秀百家词》一书,也编成姓氏词目表,附列卷首,相辅而行。

33.《林下词选》14卷 周铭纂,《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康熙十年周氏宁静堂刻本。朱彝尊、杨无咎、赵执信、徐釚、孙旸、姜实节等14人参校。本书收录历代女子词选,“林下”二字出自《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王夫人,晋代王凝之妻谢道蕴。本书卷一至卷四为宋词,卷五为元词,卷六至卷九为明词,卷一○至卷一三为清词,卷一四为补遗。每人皆有小传。前有尤侗、吴之纪、赵沄序。《凡例》有云: “闺秀之词,杂见诸书,从来苦无专选,殊不知帏房旖旎之习,其性情于词较近,故诗文或伤于气骨,而长短句每多合作。考其声律,挹其风韵,定非丈二将军所能按弦而合节也。”又:“选家爵里世系,所以审时会、定风气也,而闺媛讫无可考,非如王公大人、词林墨客胪陈于方册传志者,可一披览而悉也。兹于宋元明则约略次第,直以鄙意先后之,而国朝诸秀,大率随到随梓,甲乙出于无心,览者无怪其错杂。”又:“是集始于庚戌夏初,告竣于秋暮,为时无几,而宋元明三朝,揽香撷秀,可谓无遗珠之憾矣,惟近时名媛,恐不无漏。倘有彤管之贻,当即增入。”

34.《众香词》 徐树敏、钱岳选,癸酉仲秋毗陵董氏诵芬室重校、上海大东书局影印本。本书分集而编,每集参阅者各有不同,但多为一时名流,如礼集即为王士禛、宋荦等人参阅。有岳端、吴绮、尤侗诸人序。凡例有云:“名媛诗词,国朝为盛。”“远方秘本,悉藉邮寄。”“姓氏下详志世系字里,或出处失考,则阙而不书。”“当代名家题赠诗词俱附其后,以表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