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的内容·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唐代诗论·论诗诗
追溯论诗诗的渊源,可以上推到《诗经》。章学诚已经指出《诗经》中“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未之思也,何远之有”为“论诗而及事”者;“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为“论诗而及辞”者②。魏晋以来,如陆机《文赋》和南朝诸家的怀人、咏史及模拟之作,其中也或多或少地含有论诗的成分。但论诗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方式,却是到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出现才标志着正式成立的。他有所承亦有所创,遂“开论诗绝句之端”①。《戏为六绝句》曰: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②
从论诗诗的历史发展考察《戏为六绝句》,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绝句之称,出现于南朝,如《玉台新咏》就收有四首五言四句诗,题曰《古绝句》。但将七言四句的诗也赋予绝句之称,似从杜甫开始普遍使用,杜集中有《绝句漫兴九首》《春水生二绝》《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等。《戏为六绝句》也是七言绝句,对后世论诗诗影响最大。中国古代论诗诗的体裁,尽管也有古体和律体,但以绝句体最为普遍。郭绍虞等曾编有《万首论诗绝句》,即可见其丰富。而且,受《戏为六绝句》的影响,后代的论诗诗也往往以“戏”命题。以清代而论,其著名者有钱谦益《戏作绝句十六首》、王士禛《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袁枚《戏仿太白嘲鲁儒一首》、赵翼《戏作仿子才体》、潘德舆《戏为绝句》等。杜甫用“戏”字,或本于《论语·阳货篇》“前言戏之耳”,原文含有开玩笑之意,杜甫用以表示所言非正式意见。钱谦益指出:“题之曰‘戏’,亦见其通怀商榷,不欲自以为是。”①自杜以下,论诗称“戏”,皆所以表㧑谦。
其次,论诗诗既是文学批评,又是批评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的产物。就诗歌的美学要求而言,在古体和近体诗中,绝句是最不宜于议论的诗体。而论诗诗却偏重于以议论为诗,这也就构成了杜甫绝句的特色之一。仇兆鳌说:“少陵绝句,多纵横跌宕,能以议论摅其胸臆。气格才情,迥异常调,不徒以风韵姿致见长矣。”②杜甫的以议论入绝句(特别是七言绝句)这一创造,在晚唐有李商隐等人仿效,如《漫成》;宋代一些大家也加以继承和发扬。宋人绝句学杜,不仅包括押仄韵、对起对结等,也包括以议论为诗。所以叶燮指出:“杜绝句轮囷奇矫,不可名状。在杜集中另是一格,宋人大概学之。宋人绝句,大约学杜者什之六七,学李商隐者什之三四。”③而学李商隐,归根结底也是为了学杜甫。绝句中的议论体是杜甫开创的,而论诗绝句正是最突出的代表。
第三,杜甫的诗论,虽然也散见于其他作品中,如《解闷》《偶题》等,但最为全面表达其诗学宗旨的却是《戏为六绝句》。后人称“杜公一生谭艺之宗旨,亦千古操觚之准绳也”(史炳《杜诗琐证》卷下)。这是杜甫诗论最全面、最概括的反映,其中不少诗学思想,可以在杜甫的其他作品中得到印证。以集中简练的诗句表达自己的诗学宗旨,这也示范了后世的论诗诗。
第四,这组绝句虽然是由六首构成,但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别裁伪体”、“转益多师”,在结构上也是有系统可寻的。杨伦说:“六首逐章承递,意思本属一串。”④这种结构形式,对后世颇有影响。后代的论诗诗,不必都有某一宗旨一以贯之,但在形式上,也多以组诗的面貌出现,构成了论诗诗在形式上的特点之一。
杜甫开创了论诗诗之体以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晚唐有李商隐等人效仿,到宋代学习者更多。清代钱大昕曾这样概括道:“元遗山论诗绝句,效少陵‘庾信文章老更成’诸篇而作也。王贻上仿其体,一时争效之。厥后宋牧仲、朱锡鬯之论画,厉太鸿之论词、论印,递相祖述,而七绝中别启一户牖矣。”①
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则是用四言诗体写成的诗歌风格论②。它共分二十四则,每则四言十二句,并用两字标其目,即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这种对于风格的辨析,起自曹丕的《典论·论文》,《文心雕龙》的《体性》和《定势》篇再加发展,到唐代皎然《诗式》的“辨体有一十九字”,愈加细密。这二十四品目正是由此进一步演变而来。在众多的品目中,虽然“诸体毕备,不主一格”,但作者的好尚还是明显的。他偏向于冲淡、典雅和自然的风格。《二十四诗品》在明、清时代受到普遍欢迎,并出现许多注释和续补、效仿之作,用以品文、品词、品赋,乃至品画、品印、品书法。在日本也出现了注释之作,如岩溪裳川、森槐南的《二十四诗品举例》③。朝鲜郑容洛的《四家品序》和《品则抄》中也收入了《二十四诗品》④,可见其影响深远。
论诗诗在唐代出现以后,形成绝句中之一体,也影响到域外汉诗。如朝鲜正祖朝的申纬(1769—1847)曾经从学于翁方纲,并和翁氏弟子吴嵩梁相交。翁氏曾经就元好问和王士禛的论诗绝句有所笺说,申纬受其启发,写有《东人论诗绝句三十五首》。日本明治时期诗人高野竹隐,也曾经模仿厉鹗作《论词绝句》16首。这些批评资料,深受后人注意。推源究本,都是在唐人基础上的踵事增华。
注释
② 《文史通义·诗话篇》,《章学诚遗书》第43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① 郭绍虞《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序》第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② 《钱注杜诗》卷一二,第406—40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① 《钱注杜诗》卷一二,第407页。② 《杜诗详注》卷一一,第902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③ 《原诗》外篇下,《清诗话》第6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④ 《杜诗镜诠》卷九,第39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① 《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六《论诗绝句》,第390页,上海书店1983年版。② 近年陈尚君、汪涌豪撰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提出许多证据,说明该文作者不是司空图,在中外学术界引起很大争论。在未有定论之前,这里姑且采用传统说法予以介绍。③ 中译文,参见《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第一辑第230—25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④ 已收入韩国赵钟业教授编《韩国诗话丛编》第17卷,太学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