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元文学·元代诗歌·元代前期的诗歌创作

辽金元文学的内容·元代诗歌·元代前期的诗歌创作

元初诗歌成分的复杂化,使元诗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诗人带着不同心态进行创作的同时,也把宋诗、金诗的不同特色融进了元代诗坛。正因其众派汇流,方显其泱漭浩瀚。元代著名诗人欧阳玄称这个时期的诗文创作“庞以蔚”(顾嗣立编《元诗选·凡例》)。“庞”是指其丰富性、复杂性,“蔚”则是说其前期创作的繁盛而富有生机。

前期诗人的思想倾向是颇为复杂的。由金人元的元好问、李俊民,他们以金朝遗民的心态来写作,作品中不时地流露出沧桑之感、故国之思,风格苍凉浑厚。对他们,《金代诗歌概述》章中已有评介,此处不再赘述。而在元代的诗论家看来,元好问等诗人是把“金季余习”带进了诗坛,而所谓“金季余习”,是指其诗过于“倔强”,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现实,没有为新王朝大唱颂歌,却颇有“怨以怒”的“火药味”。

由宋入元的诗人,主要有方回、戴表元、黄庚等人。他们的创作与诗论,都对当日诗坛有很深的影响,成为元诗的主要源头。方回(1227—1305),字万里,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宋元之际的著名诗人、诗论家。方回是宋代江西诗派的殿军,论诗专主江西,他在诗歌批评上影响最大的便是《瀛奎律髓》(将在《金元文学批评概述》章中论及)。而诗歌创作有《桐江集》《桐江续集》等。诗作内容较为复杂,他虽然降元,但不久被废弃,并未见用,心中颇多懊悔,因此诗作中不无愧作之感。在写法上大力发挥江西派的创作特点,意境颇为生新峭健。如《秋到》《偶亦夜坐用前韵》等。黄庚,字星甫,天台人,生活于宋末元初,入元不仕,著有《月屋漫稿》。黄庚的诗有很浓的遗民意识,往往在清新别致的意境中抒写亡国之恨。如《晚春即事》《孤雁》等。戴表元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诗人和诗论家。戴表元(1244—1310),字帅初,一字曾伯,庆元路奉化(今浙江奉化)人。 顾嗣立评价他说:“宋季文章气萎而辞骫骳,帅初慨然以振起斯文为己任。时四明王应麟、天台舒岳祥并以文名海内,帅初从而受业焉。故其学博而肆,其文清深雅洁,化腐朽为神奇,蓄而始发……至元大德间,东南之士,以文章大家名重一时者,帅初而已。”作为诗人,戴表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诗作,收入《剡源集》而行于世。帅初诗在体裁上较为多样化,各体均有佳什。诗人在创作中以犀利的笔墨涂写出当日社会底层的悲惨现实,如《夜寒行》《南山下行》等,诗风质朴而峭健。可举《南山下行》为例。诗云:“南山高,北山高,行人山下闻叫号。旁山死者何姓氏?累累骸骨横林皋。鸟喧犬噪沙草白,酸风十里吹腥臊。中有一人称甲族,蔽膝尚著长孺袍。不知婴触为何罪?但惜贵贱同所遭。妻来抱尸诸子哭,魂气灭没埋蓬蒿。人言投身由宝货,山材岂得皆权豪。一言不酬兵在颈,性命转眼轻鸿毛。龙争虎斗尚未决,六合一阱何所逃。振衣坐石望太白,寒林夜籁声溞溞。”诗人选择了一个富豪“甲族”死于屠刀之下的特写镜头,那么,穷苦贫寒的百姓们的性命就更是“轻于鸿毛”了。不义战争使整个中国都变成了地狱,诗中饱含着对统治者的愤恨之情。“帅初类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之辞,读者亦可以谅其心矣”(《元诗选·初集·剡源集》)。这类诗多是乐府之作。帅初近体诗,清新明秀,神气贯通,顾嗣立评之为“诗律雅秀,力变宋季余习”(《元诗选·初集·剡源集》)。由宋诗到元诗的转折,戴表元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

耶律楚材、郝经是在政治上、心理上认同元蒙的诗人,与由金入元和由宋入元的诗人都有所不同。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又号玉泉老人。他是契丹贵族的后裔,辽东丹王耶律倍的八世孙。父耶律履曾任金王朝的尚书右丞,楚材也曾被金章宗任命为开州同知。金亡后,元太祖成吉思汗召见楚材,罗致于幕下,扈从西征。窝阔台继位后,任楚材为中书令。在元代初期,他成为一个颇有作为的政治家。耶律楚材是元代前期的一个出色的诗人,他的诗文集《湛然居士文集》,收诗七百二十余首。楚材诗中,寓托着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与理想。他要辅佐君主,完成统一四海的大业,而又时时流露出“功成身退”、视功名如云烟梦幻的想法。楚材的歌行体诗如《过阴山和人韵》等,用诗笔勾勒了奇瑰绝丽的西域风光。《过阴山和人韵》云:“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万顷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天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细路萦纡斜复直,山角摩天不盈尺。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写得动荡开阖,气象万千。湛然诗更多的是五七言律,尤以七律为多。律诗法度森严,规矩备具,楚材则以天籁为律诗,绝去畦径而又合于法度,出之以本色之语而又无枯瘠之弊,如行云流水而又不失沉稳。如《和移刺继先韵》:“旧山盟约已衍期,一梦十年尽觉非。瀚海路难人更少,天山雪重雁飞稀。渐惊白发宁辞老,未济苍生曷敢归。去国迟迟情几许,倚楼空望白云飞。”这类诗作,都写得自然流畅而风骨遒健。前人评价楚材诗说:“观其投戈讲艺,横槊赋诗,词锋挫万物,笔下无点俗,挥洒如龙蛇之肆,波澜若江海之放,其力雄豪足以排山岳,其辉绚烂足以灿星斗。”(《湛然居士文集·孟攀麟序》)很能道出楚材诗的审美特征。

郝经是这一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郝经(1223—1275),字伯常,元泽州陵川人,出身于世儒之家。祖父郝天挺,是大诗人元好问的老师,而他本人又受业于遗山。郝经受世祖赏识,世祖即位后,授郝经为翰林侍读学士,并充国信使,出使南宋。时南宋贾似道擅政,将郝经拘于真州16年,直到至元十一年(1274),伯颜南伐,宋人方才送郝经归元。之后不久,即因病而逝。郝经在宋16年,志节不变,坚毅不屈,元人非常敬佩郝经,比之苏武。郝经在诗歌创作上得遗山真传,奇崛宏肆,笔力健劲。而被拘真州期间的篇什,尤为沉郁感荡,动人肺腑。如《听角行》《后听角行》,都是写于1247年诗人被幽居真州期间,表现了诗人忠贞不渝的信念,又抒发了真挚的故国情思。这两首诗继承了屈原《离骚》的抒情传统,回环往复,悱恻动人,带有强烈的悲剧性美感。郝经的近体诗也写得声韵浏亮而沉郁深婉。七律如《送董巨源》《己巳三月二十六日》等,情感沉挚,意境雄阔。五律如《新馆夜闻杜鹃》等,抒写幽囚异邦、思怀故国的情感,极为深沉凄婉而音律谐畅。这是元诗发展的总的特点。耶律楚材、郝经等人的创作,都已展示了这个趋向。

理学在元代成为官方哲学,对有元一代的思想文化影响至为深远。元代的著名理学家又多是文学家。元代的许多诗人,也都是理学中人。理学与文学,在元代呈合流的趋势。正如清人黄百家在《宋元学案》指出元代理学与文学的合流倾向时所说的:“自白云一辈而下,多流而为文人。夫文与道不相离,文显而道薄耳,虽然,道之不亡也,犹幸有斯。”(《宋元学案》卷八二《北山四先生学案》)尤其是许衡、刘因、吴澄,被称为元代三大理学家,他们又都是影响甚广的文学家。许衡(1209—1281),字平仲,金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号为鲁斋先生。《宋元学案》专立《鲁斋学案》。许衡曾任国子祭酒,对元代教育有杰出的贡献。许衡的诗作收在《圭斋集》中。他的诗多是一般的人生感慨,主要写自己的内心体验,诗风较为质朴工稳。刘因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也是前期诗坛的名家。刘因(1247—1293),一名骃,字梦吉,号静修,保定容城(今河北徐水)人。出身于世代业儒之家。在政治上对元朝采取不合作态度。元廷两次征召,刘因皆“固辞不就”,被世祖称为“不召之臣”。刘因自幼喜欢诵诗、写诗,为我们留下近九百首诗作。他曾在诗中叙述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追求:“远攀鲍谢驾,径入曹刘乡。诗探苏李髓,赋熏班马香。衙官宾屈宋,伯仲齿卢王。斯文元李徒,我当拜其旁。呼我刘昌谷,许我参翱翔。”(《呈保定诸公》)刘因诗集有《丁亥集》《静修遗诗》等。刘因的诗歌创作各体兼备,丰富多彩,有很高的成就。他非常崇尚雄浑刚健、沉郁悲壮的风格,其七古之作,气势磅礴,奇丽雄峭。如《西山》《饮后》《登镇州隆兴寺阁》等很能代表刘因诗的特征。他的七律,则以沉郁浑莽见称。如著名的《渡白沟》:“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写匹马征行的感受与白沟一带的风物,沉郁雄浑,富有力度,并非一般的羁旅慨叹,就中表现了诗人那种雄毅的心胸。顾嗣立评刘因诗说:“静修诗才超卓,多豪迈不羁之气。”(《元诗选·甲集·丁亥集》)道出了静修诗的特点。吴澄(1249—1333),字幼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其家世代业儒,入元之后任国子司业,国史院编修。吴澄的诗作收在《草庐集》中。他对于诗歌辞章,只是率意为之,并不计较工拙。而其诗作多超逸清婉,且在其间自然流露出一种高洁品格。这几位理学大师的诗作在元代是代表性的。他们都有不在诗中演绎理学,不以理学概念干预写诗的审美理念,在写诗时,他们都是十足的诗人。这种现象说明了元代理学对诗歌影响的独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