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诗经》·时代与作者

先秦两汉文学的内容·《诗经》·时代与作者

现在流传的说法认为,《诗经》 中的作品基本上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创作的。其实,关于《诗经》中所收作品的写作时间是很值得探讨的。

首先,关于商颂。《诗经》现存作品中有五篇属于《商颂》。对这些诗篇的产生时代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从汉代至现当代,有些学者认为《商颂》是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所作。这一说法在20世纪几乎成为定论。然而,以杨公骥、张松如为代表的一些学者通过严谨的考证、论述,证明《商颂》中的作品是商王朝留下来的祭祖歌诗。现在,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这一观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商颂》中现存的五篇作品是殷商王朝众多歌诗中的一部分,是当时的祭神乐歌中得以流传的一部分。其创作时代当在殷商王朝中期,即早于公元前1100年前后。

其次,周诗的情况较为复杂。这里还可分为两部分,有少量的作品为周部族推翻殷商王朝统治以前创作的,更多的则是周部族推翻殷商王朝之后的作品。在前一类作品中,现存最早的诗歌当属收录在《大雅》中的《生民》。这是比《商颂》还要早得多的歌诗,是周部族处于原始时代流传下来的乐歌。从遥远的原始时代开始,中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族群落。在他们的生活、狩猎、农业生产中,在他们对各类神的祭祀礼拜中,到处都飘荡着歌声。人们共同生活在部落中,一个人的感受,往往也是部落中其他人的感受。一个人的歌唱同时也表达了大家的心情。于是,其他人也跟着唱起来,跳起舞来。那时的诗歌都是在歌唱和舞蹈中产生的,也是在这样的形式中流传开来。人们在歌唱中表达自己的欢快、喜悦、痛苦与哀怨,也在歌唱中讲述自己部族的历史,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理解。这些诗篇激发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也增强了部族内的凝聚力。《诗经》中产生于原始社会的乐歌和《国风》中的一些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创作出来的。

《生民》表达了周部族对自己传说中的第一个男性祖先的由衷的赞美与崇敬,歌咏他诞生和成长中的灵异,歌咏他创立农业的神奇经历。在作品中表达了对这样伟大的祖先的敬仰,表现出因这样的祖先而产生的自豪。此外,还有两首诗则歌颂了在本部族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两位先人公刘和古公亶父,即《公刘》和《緜》

《周颂》中的大部分作品产生于西周前期,即周公、成王、康王时代。《大雅》中的《皇矣》《思齐》《大明》等都是西周初期创作的歌颂周人几位杰出的祖先的诗。还有一些以总结殷商王朝失败教训,引起周代统治者警惕的诗篇,也出于这一时期。

《周颂》的少量作品、《大雅》《小雅》的多数作品为西周中期所作。从厉王以后,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大雅》《小雅》中批评社会现实、指斥当权者的诗篇多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诗人真挚感情的产物。宣王时期的作品也很多。其中既有在所谓中兴的形势下诗人征战疆场的诗篇,也有些其他情境下的歌诗。

《国风》中《周南》《召南》《豳》产生的时代较早,有些诗篇可以看出同周公的政治活动有一定的关系。这都是西周前期的诗篇。《国风》中大部分诗篇作于西周后期到春秋前期。

周代人作诗的宗旨就是将自己的感情传达给周围的人,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理解自己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的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同意见、建议融为一体,以诗词语言传达给社会,传达给统治者。当时的人缺少对自己作品的珍视,更没想到借诗传名。因此,《诗经》中的作品仅有极少数标明了作者的姓氏。 如《小雅·节南山》云:“家父作诵,以究王讻。 ”《小雅·巷伯》云:“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大雅·崧高》云:“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烝民》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在《诗经》中确凿地标明作者的诗篇非常少。这些诗篇之所以会留下作者的名字,也不过是诗人在抒发感情时,想要进一步表明心迹,增加诗篇的感染力。

此外,先秦文献记载了部分诗篇的创作动机与作者,也不很可靠。现在,我们从作品的内容进行分析,虽然无法确切地断定绝大多数诗篇的作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大体上说,《周颂》和《大雅》都是周王朝上层贵族所作,《小雅》的作者基本上也都是贵族,只是层面分布要广一些。《国风》出于各诸侯国,朱熹称为“里巷歌谣”,近人认为出自民间,进而视为劳动人民所作。其实,《国风》的作者几乎遍布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贵族中既有许穆夫人那样的宫廷贵人,也有以钟鼓、琴瑟宴乐恋人的青年、出征的将士。下层社会则有终年劳作的农夫。有很多诗产生于祭神场合,产生于青年男女聚会的情境中,在这时候,放声高歌的歌手,也出自不同的社会环境中。

注释

① 参见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等《中国文学史》。② 参见杨公骥《商颂考》,载《中国文学》附录一,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③ 参见杨公骥《商颂考》,版本同上;张松如《商颂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④ 参见杨公骥《中国文学》第54-60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① 杨公骥《中国文学》第45-71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