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宋代文学批评·严羽及其《沧浪诗话》·“别材”、“别趣”和“兴趣”等问题

宋代文学的内容·宋代文学批评·严羽及其《沧浪诗话》·“别材”、“别趣”和“兴趣”等问题

严羽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对于这两句话,人们的理解很不一致,形成了众家聚讼的又一焦点。一般认为严羽的“别材”、“别趣”说,既提示了诗歌独特的艺术规律,又不排斥读书、穷理的作用,看法是辩证的,具有合理性。但人们对于“别材”、“别趣”本身含义的理解却不尽相同。

吴调公在《“别材”和“别趣”——〈沧浪诗话〉的创作论和鉴赏论》(江海学刊》1962年第9期)中说,“别材”是指诗境中有悠然韵味的诗人,认为“别趣”有广、狭二义,广义指诗歌形象的特色和魅力,狭义则特指最富于形象魅力的诗歌即唐诗的特色。张少康在《试谈〈沧浪诗话〉的成就和局限》(《光明日报》1962年11月4日)中则认为,“别材”是说艺术家要有特别的才能,并不是读了许多书有学问就能写出诗来;“别趣”是指诗歌必须有美感形象,能引起人的审美趣味,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概念。陈祥耀在《〈沧浪诗话〉的“别材”“别趣”说》(《福建论坛》1985年第5期)中指出:“别材”、“别趣”是针对宋诗弊病而发的。“别材”否定诗歌过分散文化,诗文不分的“材”,肯定不以书卷、才学、议论取胜,讲究“兴致”的“材”。“别趣”的“趣”就是兴致、兴趣,是诗别于文的特性。梁道礼的《严羽“别材”说探微》(《学术月刊》1982年第7期)则认为:“别材”说是解决“什么是诗人”的问题,而“别趣”说解决“什么是诗”的问题。“别材”具体到诗人的智能结构上是“识”,具体到诗人的培养道路上是“悟”。郭晋稀在《从中国诗论的发展看严羽 “别材别趣”说的涵义及其贡献》(《西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中指出,严羽以趣和理划分文学与哲学的界限,更以别趣与趣划分诗与文的界限,“别材”指诗的题材个性,“别趣”强调诗的思想个性。

与“别趣”说直接联系的是“兴趣”说,严羽有“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的说法。不少研究者认为严羽说的“兴趣”,也就是“别趣”,即类于盛唐诗歌的那种特殊的审美趣味。蓝华增在《〈沧浪诗话〉与意境》中认为:“兴趣”就是意境,意境(兴趣)形成的条件,一是诗人的才能,二是生活感受,三是强烈感情。“透彻玲珑”、“不落言筌”是意境(兴趣)的表现原则。张文勋在《严羽评传》中,不同意“兴趣”就是意境的看法,他说:“有的同志把‘兴趣’和‘神韵’、‘意境’、‘境界’、‘性灵’等等概念混为一谈,认为这些都属于‘意境’。显然,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这些概念之间,有近似或相联系的一面,但又各自有其特定的涵义。就拿‘兴趣’和‘意境’这两个概念来说,它们的涵义是有区别的。‘意境’是作为审美对象的作品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艺术画面;而‘兴趣’呢?则是文艺作品给人们的美感,属于主观的审美经验。作品中有优美的意境,才能使读者产生兴趣,即美感,兴趣却并不是意境自身。”两者虽有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陈伯海《说“兴趣”》(《中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2期)一文也认为,“兴趣”是构成诗歌形象或诗歌意境的一个侧面和一种属性,但不同于意境或形象本身。“兴趣”是指诗人“情性熔铸于诗歌形象整体之后所产生的那种蕴藉深沉、余味曲包的美学特点”。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说:“什么是‘兴趣’?有人说‘兴趣’就是艺术形象。有人说‘兴趣’就是‘意境’。我以为这些理解都欠准确。……‘兴’就是触兴、感兴、兴发,也就是外物形象直接感发诗人内心的情趣。这种感发是感性的直觉的触发。严羽说的‘兴趣’,就是从‘兴’的这种含义引申出来的概念,它指的是诗歌意象所包含的审美情趣。”郑松生的《严羽美学思想简论》(《文史哲》1986年第2期)也认为,严羽讲的“兴趣”,可以说是文艺心理学所说的审美兴趣,指的是盛唐诗人在创作中的定向性。

严羽在《沧浪诗话》里把“入神”称为“诗之极致”,说“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把李、杜视为诗歌创作的最高榜样。但清人许印芳却谓严羽“名为学盛唐,准李、杜,实则偏嗜王、孟冲淡空灵一派,故论诗惟在兴趣”。此话为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称引,给当代研究者很大影响。一个时期,认为严羽表面上推尊李、杜,实际上是偏嗜王、孟冲淡空灵风格的看法十分盛行。如王文生就认为:严沧浪的美学趣味,是更接近于诗歌中王、孟一派的。敏泽亦认为严羽在诗话中总结并加以着力提倡的,还是王、孟诗派的特点。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张少康就曾指出:严羽之推尊李、杜,的确是真心实意的,他以李、杜为标准,并未以王、孟为标准。王运熙在 《略谈严羽和他的诗歌创作》(《光明日报》1965年8月15日)中,全面考察了严羽的诗歌作品,指出严羽作诗是以学习李、杜为主,风格的主导倾向是豪放雄壮,认为说严羽偏嗜王、孟的观点是片面的。蒋寅在 《严羽论杜甫》(《复旦学报》1987年4期)一文中,收集研究了严羽《话》中评论杜甫的全部文字,结合严羽的论诗主张,说明他尊崇杜甫并非表面文章,前人对他这方面的指责是没有道理的。

注释

① 文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②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三)第582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③ 第31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① 《试谈〈沧浪诗话〉的成就和局限》,载《光明日报》1962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