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
印度上古时期的文献总集,是印度宗教、哲学、文学的基石,历来被当作圣典。“吠陀” 的意思是 “知”,“知识”。《吠陀》作为文献名称有广狭两义,狭义仅指最古的4部“本集”,广义则兼指后来附加的其他上古文献。这些文献的年代尚无定论。“本集” 中最早的作品可上溯到公元前1500年以前,最晚的则在前6世纪左右,而《吠陀》文献中最晚的则是公元前4、5世纪的产物。《吠陀》的4部“本集”是《梨俱吠陀本集》 (详见《梨俱吠陀》) 、《娑摩吠陀本集》(详见《娑摩吠陀》)、《夜柔吠陀本集》(详见《夜柔吠陀》) 和《阿达婆吠陀本集》 (详见《阿达婆吠陀》)。这些《吠陀》被定为神圣的经典之后,就成了神秘的著作,只许祭司和高等种姓的人学习,不许低等种姓的人接触。他们为了保持垄断地位,只在内部口头传授,不肯写成文字。这样一来,在传授中就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因而现在的《吠陀》有不同的传本,有的传本可能因中断而遗失了。直到19世纪《吠陀》才刊印出版。传授《吠陀》的各派曾编订了许多文献,称《梵书》(或译《净行书》)。然后又有各派的《森林书》 (或译《阿兰若书》)和《奥义书》。《吠陀》文献中还包括一些“经”书,如 《所闻经》、《法经》。《法经》是关于家庭生活、社会、政治及经济生活的一些法律性质的规定。此外还有附属于《吠陀》的其他书,与“经”书统称“吠陀支”。《吠陀》是印度上古时期的庞大的文献资料,包含了印度早期的文明史迹,表明了上古社会的发展状况,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