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元文学·金元散文·金元散文研究的现状

辽金元文学的内容·金元散文·金元散文研究的现状

总之,金、元两代散文是在一种不太理想的环境中发展的,其成就较之唐、宋两代是不可企及的。思想内容趋于贫弱,艺术形式上又多局限于规摹前人,是金、元散文两个带根本性的弱点。游牧民族文化远落后于中原文化,“借才异代”的同时又给他们以高官厚禄,其结果必然使他们的视野受到限制。作家们多沉湎于理学,其才华又不及前代大家。更加金、元两代,国祚太短,时代和社会给予作家的蕴蓄并不深厚,无论政治或经济,都没有形成足以使散文稳定持续发展与繁荣的雄厚基础,一代雄风的形成就不可能。这些弱点,使散文在植根于社会、又受宠于上层的散曲和杂剧面前,逐渐失去其抗衡力量。它在中国文学中的正统地位,也就从这时候起,被根本地动摇了。从散文自身说,金、元散文又一直在反奇崛与靡弱两种倾向中发展,融合南北之长而去其短的结果,又为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提供了正确的导向。正因为如此,从金代赵秉文、王若虚、元好问,到元代姚燧、戴表元、揭傒斯、袁桷、虞集、欧阳玄、黄溍的散文作品中,便明确地标示出古代散文一条正确的发展轨迹,代表着古代散文的正确历史走向。金、元两代散文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这一批作家的作品中。

正因为金、元散文在散文史上处于这样一种地位,所以历来多为文学史家所轻视,不只专论罕见,一般文学史中也多语焉不详。直到20世纪后期,对金、元散文的研究才开始引起重视。这首先是文献整理工作的开展,李修生先生主持整理的《全元文》已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这为学术界研究金元散文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资料。在研究方面,郭预衡先生《中国散史文》、漆绪邦先生主编的《中国散文通史》等几种散文史专著也辟出专编对金、元散文进行评介,金、元散文的真实面貌也因此得以展示在世人面前。此外,对金、元两代一些作家如元好问、刘因的散文也有单篇论文进行研究,这无疑反映着金元散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且这种深入有可能会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金元散文研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