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统音乐·舞蹈音乐

传统文化·传统音乐·舞蹈音乐

结合传统舞蹈表演的一种音乐门类,包括歌曲和器乐曲两种音乐类型。广泛流传于中国各民族地区。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区的舞蹈,具有不同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中国传统舞蹈音乐亦因之显现出多样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舞蹈音乐历史久远,在原始社会时期,华夏祖先便创造出与舞蹈合为一体的歌唱艺术与器乐艺术。《尚书·益稷》所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以及《吕氏春秋·古乐篇》所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内容,所述即舞蹈与器乐相结合和舞蹈与歌唱相结合的概况。先秦时期,载歌载舞颂扬领袖业绩的乐舞形式得到奴隶主阶层极大重视,宫廷中相继出现六部集古乐古舞之大成的乐舞作品——黄帝时期的《云门》、唐尧时代的《大咸》、虞舜时代的《大韶》、夏禹时代的《大夏》、商汤时代的《大濩》、周武王时代的《大武》。这些作品在周代经乐舞机构“大司乐”整理、排练,常在宫廷礼仪程序中表演,并同时成为教习贵族子弟的基本教材(参见本书“古代舞蹈”部分)。源于远古“伊耆氏之乐”、用于祭祀活动“腊祭”的乐舞,此期亦得到广泛传播。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春秋战国墓葬实物,亦有当时边疆少数民族所用芦笙舞乐和铜鼓舞乐的显示(图191)。秦汉以来,包含乐舞表演的综合型艺术散乐百戏得到迅速发展,随后在相和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大曲,使舞、歌、器并存的乐舞形式显露出高级大套结构的特征。隋唐时期,各民歌乐舞在长安交相辉映,九部乐和十部乐恢宏的结构、艳丽的格调,体现出此期舞蹈音乐进入全盛阶段(图192)。宋元以后,各民族民间舞蹈音乐蓬勃发展,至近代汉族的秧歌、花灯、采茶歌、花鼓调,少数民族的打歌、锅庄、萨满调、鼓舞乐、弦子舞乐、芦笙舞乐、器具舞乐、动物舞乐等,各盛一方,传统舞蹈音乐遂形成千姿百态的繁荣局面。

传统舞蹈音乐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纯歌唱或以歌唱为主(另加少量乐器伴奏)配合舞蹈表演的舞蹈歌曲,简称“舞歌”;一类是用纯器乐演奏配合舞蹈表演的舞蹈器乐,简称“舞乐”。舞歌和舞乐在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内,因舞种和音乐形式的差异,又常常可再划分为若干不同的舞歌种类和舞乐种类。

舞歌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秧歌、灯歌、茶歌、打歌调、果谐、萨满调等。

秧歌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秧歌是指流行于中国北方各省汉族农村的一种载歌载舞艺术形式;狭义的秧歌是指此种艺术形式表演时所唱的歌曲,即作为舞蹈歌曲的“秧歌调”。秧歌调的体裁,多数是小调,少部分是具有说唱特点的地方曲艺和地方小戏唱腔。如东北地区秧歌调,在营口、抚顺一带流传的,俗称“秧歌柳子”,多在秧歌表演的开场时歌唱,有《闹五更》、《放风筝》、《茉莉花》等数十首常用小调和《王婆骂鸡》、《锯大缸》、《瞎子观灯》、《张生戏莺莺》等十多首说唱性小曲,音乐风格高亢、泼辣、热情。河北地区秧歌调,在冀东地区流传的,俗称“秧歌绺子”,曲目数十种,大部分是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歌曲,冀中地区流传的,曲目亦有50余种,代表曲目有《借女孝》、《崔光瑞打柴》等,具有说唱音乐唱腔特色;冀西张家口一带流传的,曲调构成比较复杂,当地有“九腔十八调”之说,音乐风格朴实、抒情。山东地区秧歌调以流传北部平原的“鼓子秧歌”和流传胶东半岛的“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为代表。鼓子秧歌调为说唱性歌曲形式,曲目有《大观灯》、《大实话》、《鸳鸯戏老雕》等,情趣诙谐、幽默;胶州秧歌调则较多吸收当地戏曲唱腔,常用[南锣]、[东坡]、[扣腔]、[打帛调]等曲牌,多演唱有故事情节的题材,如《梁祝》、《闹学》、《寻亲》等,具有戏曲音乐特色;海阳秧歌调以当地流传的民间小调为主,如《小货郎》、《卖油郎》、《小罗匠》、《小二姐作梦》等,音乐风格活泼、明快。山西地区秧歌调以晋中秧歌和晋东南秧歌为代表,晋中秧歌调多为当地流传的小调歌曲,曲目上百种,常唱的有《卖烧土》、《走西口》、《十二月》、《绣花鞋》、《小赶会》等,音乐风格粗犷、豪放;晋东南秧歌调则接近于戏曲唱腔,曲调已分“快板”、“慢板”、“哭腔”等,具有戏曲音乐的板腔体特色。陕西地区秧歌调大部分来自“郿鄠腔”,如《岗调》、《银纽丝》、《对花》、《戏秋千》、《小放牛》等,用板胡托腔伴奏,音乐风格近似地方小戏唱腔。

灯歌 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的一种在“花灯”歌舞形式表演中演唱的歌曲。旧时主要在元宵灯会上做“花灯”表演时歌唱。灯歌大部分来源于所流传地区的山歌、小调,并结合“花灯”表演而有所发展。由于“花灯”有的是歌舞,有的是戏曲,故各地灯歌曲目大部分既可在“花灯歌舞”中传唱,又可在“花灯戏”中传唱。云南省灯歌曲目丰富,数量不下百首,常用的如《倒板桨》、《绣荷包》、《打草秆》、《十大姐》、《挂枝儿》、《鲜花调》、《道情》、《红绣鞋》、《采花》等。该省弥渡、玉溪、姚安等地的灯歌,以其优美抒情的艺术特色为人们称道。贵州省灯歌收集到的曲目已有200余首,常用曲调如《巧梳妆》、《十二杯酒》、《下盘棋》、《海棠花》、《绣花调》、《送郎》、《看灯》、《财门调》等,该省遵义、独山地区的灯歌是其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四川省灯歌曲调据统计亦近百首,常用曲调如《洛阳桥》、《采荷包》、《看灯》、《黄杨扁担》等,该省秀山地区灯歌,以其活泼、明快的音乐风格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湖南省灯歌亦有百余首积累,常用曲调如《四季花儿开》、《鲜花调》、《 十月花》、《元宵调》、《跳粉墙》、《雪花飘》等,音乐具有朴实、谐趣的特色。

茶歌 是流行于东南沿海各省及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产茶地区的一种在“采茶”歌舞形式表演中演唱的歌曲,大都以茶农劳动生活为题材,如“桂南采茶”的茶歌,所唱有“恭茶”、“十二月采茶”、“开荒点茶”、“烧茶山”、“执茶”、“摘茶”、“炒茶”、“卖茶”等内容,另有少部分亦表现市井生活和民间传说、故事。由于“采茶”有的是歌舞表演,有的是戏曲形式,故茶歌曲调多数既可在“采茶歌舞”中传唱,又可在“采茶戏”中传唱。又由于“采茶歌舞”常在元宵灯会上表演,故茶歌有的同时又是“花灯歌舞”歌唱的曲目。各地茶歌大部分来源于当地民间小调和山歌,歌唱形式通常为男女对唱或一领众和。代表曲目如福建的《采茶灯》、《茶歌》,云南的《大茶山》、《采茶》,广西的《十二月采茶》,浙江的《顺采茶》、《倒采茶》,江西的《摘茶籽》、《采茶忙》、《双牵手》,安徽的《茶歌》等。在采茶歌舞中演唱,但不唱茶事的歌曲,一般都是当地流传的小调,如《剪剪花》、《十杯酒》、《五更调》之类。茶歌演唱时一般要用乐器伴奏,各地使用乐器不尽相同,以二胡、笛子、唢呐和锣、钹、梆子等为多见。

花鼓调 是流行于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汉族地区一种在“花鼓”歌舞形式表演中演唱的歌曲。各地花鼓调多来源于当地流行的山歌和小调,演唱形式通常是一男一女分别执锣、鼓敲击并在锣鼓节奏配合下边舞边唱。也有歌唱者一人双手转抛三棒俗称“三棒鼓”的形式和歌唱者一人左手执鼓右手持竹质鼓条敲击俗称“双条鼓”的形式。较有代表性的曲目如安徽“双条鼓”的《凤阳花鼓》、《王二姐赶集》、《踏青》,山东花鼓的《拐磨子》,湖北“三棒鼓”的《逃荒歌》,湖北花鼓的《看花鼓》,湖南花鼓的《十绣》、《铜钱歌》,江西“大堂大花鼓”的《花鼓调》等。

打歌调 是流行于云南彝、白、傈僳等民族地区的一种在“打歌”表演中跳唱的歌曲。“打歌”为歌舞形式,在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另还有“打跳”、“跳歌”、“跳嗄”、“跳月”、“跳乐”、“左脚”等多种变称。“打歌”的音乐在彝族中有纯歌唱、歌唱加伴奏的舞歌和由舞歌衍变而来的纯器乐性舞乐两种。在白族和傈僳族中则主要是纯歌唱的舞歌。作为舞歌的打歌调,多歌唱民族历史及与婚丧祭祀风俗有关的题材。歌唱形式有齐唱、对唱和一领众和等。曲调风格因民族和地区不同而各异。彝族打歌调,在牟定、姚安等地流传的称为“左脚调”,因舞蹈时舞者先出左脚而得名,音调高亢,音程跳动可达十度以上,代表曲目如《歌唱丰收年》、《跳起脚来逗人爱》等;在禄劝、武定、禄丰等地流传的称为“跳脚调”,音调比较平和,代表曲目如《我们彝族兴跌脚》;在南华、楚雄等地流传的称为“跳歌调”,音调轻快活泼,代表曲目如《越唱心里越快活》。白族打歌调有的具有叙事古歌特色,如在洱源县流传的《开天辟地》;有的则具有小调歌曲特色,如在云龙县流传的《公鸡一叫就动身》。傈僳族打歌调流传于保山地区的称为“跳嗄调”,有齐唱和一领众和两种歌唱方式,常使用装饰音,地域特色鲜明,如在腾冲县流传的《跳起嗄来多快活》。

果谐 是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等省区藏族地区的一种在集体圆圈舞“果谐”中跳唱的无伴奏歌曲。在西藏北部、安多地区、昌都地区和青海南部、四川西部藏族地区又称“波”、“果卓”,俗称“锅庄”。多演唱劳动生产、恋爱婚姻、宗教祭祀、景色风光等题材。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果谐,以山南地区(拉萨东南)的较为有名和具有代表性。其曲体结构多为两段式,一般由歌唱组织者(称为“谐本”)带头呼喊与踏步节奏相合的“歌头”(称为“谐个”),接着众人一面踏跳一面唱出前一段为节奏平缓的慢板和后一段为节奏轻快的快板的歌曲,两段间还常加入数板式过渡句(称为“卡谐”)。如在曲松流传的《在那库玉山上》,在浪卡子流传的《蔚蓝的天空落草地》。也有在歌头之后只接唱一个快板段落的单段体,如在泽当流传的《呃要查莫拉》。东部昌都地区流传的果谐亦为两段体,但段与段间一般无过渡句,慢板段多装饰音,音乐风格更为抒情、华丽,如在昌都流传的《头巾》,察雅流传的《骏马》等。四川西部地区流传的果卓(锅庆),则多为三句式的单段体,节奏速度始终如一,音乐舒展优美,如在乡城流传的《高山千万重》、丹巴流传的《择仁错姆姑娘》等。

萨满调 是萨满教巫师在跳神舞蹈中演唱的歌曲,流传于蒙古、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锡伯、赫哲、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北方民族中。如较有代表性的满族萨满调,多在巫师萨满祭天、祭祖、还愿、庆丰收的烧香跳神舞蹈中歌唱,唱时男女巫师带腰铃、执手鼓(亦称“抓鼓”、“单鼓”)、铃、扎板边击边舞。腔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祭天地、祖先唱的萨满调,齐唱或独唱形式,节奏平稳,具有朗诵、吟咏风格;一种是放山林百神祭祀时唱的萨满调,曲体为联曲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和等歌唱形式。鼓点伴奏型态有多种类型,民间分为“老三点”、“五点”、“七点”、“九点”、“十一点”、“碎点”等。

舞乐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芦笙舞乐、弦子舞乐、农乐等。

芦笙舞乐 是舞蹈者跳芦笙舞时同时用芦笙吹奏的器乐曲。主要流传于贵州、湖南、广西、云南等省区苗、侗、水、仡佬、瑶、彝、纳西、傈僳等民族中。芦笙舞包括芦笙舞和葫芦笙舞两种,前者用芦笙作为舞器兼乐器,后者用葫芦笙作为舞器兼乐器,其乐即相应分为芦笙舞曲和葫芦笙舞曲两种。芦笙舞乐以贵州苗族的最负盛名,有黔东南地区的和黔西北地区的两种风格。黔东南地区苗族芦笙舞乐一般由数人成组地执大、中、小各型芦笙边舞边吹,曲目全为舞曲。其中丹寨一带的同时要加入只吹单音的五种低音芒筒,音乐雄伟而富有气势。常用曲目有《舞曲》、《踩芦笙》、《二步舞》、《三步舞》、《五步舞》、《母曲》、《古调》等,织体具有主调音乐特征,和声型态主要是主旋律的节奏型配奏和低音部持续长音衬托。黔西北地区苗族芦笙舞曲一般由一人单独舞蹈时吹奏,偶尔也可两人边舞对吹。常用曲目有《玩场曲》、《七月米花场》、《跳场曲》、《搭腔曲》、《正谱》、《跳花》、《大谱》、《米梗》、《梗斗抓》、《梗差呆》等。和声织体有的具有主调音乐特征,有的则具有复调音乐特征,即一首乐曲中同时出现两个对比性旋律。

弦子舞乐 指舞蹈者跳弦子舞时同时用弦子弹奏的器乐曲。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彝、怒、傈僳等民族中。“弦子”为广义泛称,彝族四弦和三弦、怒族琵琶、傈僳族琵琶和三弦等弹奏乐器,有时都可泛称为“弦子”。这些乐器在相关舞蹈中,既是舞具又是乐器,故其舞可统称“弦子舞”,其乐可统称“弦子舞乐”。彝族的四弦舞曲和三弦舞曲,怒族的琵琶舞曲,傈僳族的琵琶舞曲,是弦子舞曲中较有代表性的品种。彝族四弦舞曲在云南流传较广,各地风格相异,所用乐器四弦又称“月琴”,形制与汉族乐器月琴类同。如楚雄彝族四弦舞曲常用曲目有《谢哩谢罗》、《切克沙》、《三步弦》等,多用单音弹挑,节奏欢快、活泼,一首乐曲随舞蹈动作可不断变换节拍和速度反复变奏。怒族琵琶舞曲流传于怒江沿岸的贡山、碧江、福贡等县。所用乐器琵琶,怒语称“达比亚”,四弦。由于怒族琵琶舞动作多模仿生产劳动姿态和动物形象,故其舞曲常适应舞蹈表现内容而被分为“跳舞调”、“生产调”和“模仿调”三类。常用曲目有《友情调》、《画眉调》、《舞曲》等。傈僳族琵琶舞曲和三弦舞曲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及保山、德宏等地的傈僳族居住区。怒江州的傈僳琵琶,傈僳语称“其布厄”,四弦,其舞曲分类与怒族琵琶舞曲分类近似,常用曲目如《舞曲》、《砍柴调》、《雀叫调》、《乌鸦喝水》等。保山地区的傈僳族三弦,傈僳(花傈僳)语亦称“其布厄”,其舞曲结构短小,节拍整齐,情绪活泼。常用曲目如《三弦舞曲》、《其布厄调》等。

农乐 朝鲜族表演传统舞蹈“农乐舞”时演奏的器乐。主要流传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乐舞源于该族古代农耕社会的祭祀活动,后发展成为农事劳动中的娱乐乐舞,其伴奏音乐称为“农乐”。农乐演奏时使用唢呐、长鼓、法鼓、小锣等乐器,其中小锣是舞蹈和伴奏音乐的指挥。乐曲无专门标题,以打击乐的各种不同节奏型态命名,称为“长短”,共有十二种不同“长短”的乐曲,民间称为“农乐十二槌”。其音乐风格热烈、欢快。

中国传统舞蹈音乐,从总体上概括具有下述几个主要特点:①音乐与舞蹈在表演上具有同一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音乐表演(伴奏或伴唱)者,同时又是舞蹈者,音乐与舞蹈结合于同一主体。中国传统舞蹈音乐中的大部分舞歌和舞乐属此。二是演奏音乐的乐器,同时又是确定舞蹈形式的表演器具,伴奏乐器和舞蹈道具集于一体。前述舞乐中的芦笙、弦子,其他还有铜鼓、长鼓、三棒鼓、花鼓等,均属于此。②音乐型态结构单纯、简炼。曲体结构以单曲体和联曲为主,单曲体以单段体和两段体为主,句式规整、节奏鲜明,较多相同句式或段式的严格再现。③音调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域的同一种舞蹈音乐,多具有相异的鲜明个性。④曲调大多来源于当地民歌和器乐曲。有的是当地民歌或器乐曲的舞曲化衍变;有的则直接取用民歌和器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