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国佛教·教下诸宗
隋唐时期形成的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华严宗和密宗等宗派,除禅宗之外,都以一种佛典为主组织教义,依佛所说的言教而立宗。
天台宗因创始人智在浙江天台山创立而得名,又因其教义以《法华经》为依据而称法华宗。其传法世系为:龙树(约3世纪)、慧文(约6世纪)、慧思(515~577)、智、灌顶(561~632)、智威(? ~680)、慧威(634~713)、玄朗(673~754)、湛然(711~782)。
智(538~597),俗姓陈,字德安,原籍颍川(今河南许昌),生于荆州华容(今湖南华容县)。8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陈天嘉元年(506)投师慧思,陈光大元年(567)到金陵弘传禅法,住瓦官寺8年,讲《大智度论》、《法华经》等。陈太建七年(575)入天台山,10年后奉陈后主之命再回建康,开讲《仁王般若经》,并为太子授戒。后又在光宅寺讲《法华经》,弟子灌顶将讲课记录整理成《法华文句》。 陈亡后,智移居庐山。 隋开皇十一年(591),应杨广之请到扬州为他授菩萨戒,并受封“智者”,人称智者大师。后又为杨广写《净名经疏》,开皇十六年(596)回天台山。他一生共造寺36所,度僧4 000人,传法弟子有32人。他继承并发扬慧文的一心三观论、慧思的诸法实相论和止观双修论,系统地提出了天台宗的思想,成为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主要著作有被称为“天台三大部”的《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和被称为“天台五小部”的《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经疏》。
天台宗尊奉的经论为《法华经》、《大般涅槃经》和《大智度论》。天台宗的判教为五时八教论,将天台宗所尊的《法华经》判为最圆满的理论。天台宗的主要思想是诸法实相论和止观双修论。诸法实相论阐述世界的本质,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两个观点来说明。一念三千指众生的一念心就包含了三千种世间,实际上是说整个世界都不出于一心,心就是世界的本质。这一观点又称为性具,即真性具足三千,或理具,即本体的理具足三千。三谛圆融指一心中圆融空、假、中三谛。一切事物都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是空;但又具有存在的假相,是假;空和假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不应片面地偏执于任一方面,是中。三者都是真实的,称为三谛。三谛都在一心之中,融通无碍。见空为一切智,见假为道种智,见中为一切种智。三谛圆融也就是三智圆融。止观双修是天台宗的修行论,要求实践和理论并重。止是禅定,观是智慧。止观如同车有两轮,鸟有双翅,缺一不可,而且止中有观,观中有止。天台宗的止观各有三种,称三止三观,三止为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止;三观为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中道第一义观。九祖湛然提出了无情有性的佛性论,认为不但一切生命的有情之类本来具有佛性,没有生命的自然之物也同样具有佛性。
天台宗经过会昌法难和五代的战乱后开始衰落。吴越时代,由于从高丽传入了天台经典,天台宗曾一度复兴。宋初,天台宗发生历时7年之久的争论,称山家、山外之争,山外派被斥为不纯,不久即衰败,山家派以知礼(960~1028)为代表,自称为天台正宗。元明两代天台宗式微,明末的智旭对天台教观有所发挥。
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天台宗传入日本。
三论宗因依据《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三部论典立宗而得名,又因其强调“诸法性空”而称为性宗,因标榜“破邪显正”而称为破相宗。传法世系远承印度的龙树和提婆(约3世纪),在中国的传承依次为鸠摩罗什、僧肇、僧朗、僧诠、法朗、吉藏。
吉藏(549~623),俗姓安,祖籍安息(今伊朗高原东北部),后移居南海(今广州),再迁金陵(今南京)。7岁出家,从师法朗。19岁开始讲经,30岁时学业已很深厚。隋平定江浙后,移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嘉祥寺,后世称嘉祥大师。隋开皇(581~600)年末,受晋王杨广之邀往扬州慧日寺,后随杨广赴长安,住日严寺,在此完成许多重要著作。唐高祖设十大德管理僧务,吉藏为十人之一。他一生历陈、隋、唐三朝,均受皇室推崇。他发挥了南北朝时期三论学派的思想,远承龙树、提婆的缘起性空论,吸收天台宗的部分学说,创立三论宗思想体系,成为此宗的实际创始人。他著有《中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三论玄义》、《大乘玄义》和《二谛义》等。
三论宗尊奉的经典为《大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宗的判教为二藏三轮说,二藏为声闻藏和菩萨藏,三轮为根本法轮、枝末法轮和摄末归本法轮,实际上为本、末二轮。三论宗把自己判属菩萨藏和本轮。三论宗的中心理论是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以非有非无的中道作为世界的本质。具体展开为二谛论和八不中道论。二谛指真谛和俗谛,真谛是佛教真理,讲万法性空,俗谛是世俗真理,讲万法为有。在二谛基础上,吉藏提出四重二谛论。第一重为真、俗二谛;第二重,以亦有亦空为俗谛,非有非空为真谛;第三重,以第二重的亦二非二为俗谛,以非二非非二为真谛;第四重以前三重可用语言表达的真理为俗谛,以无法表达的不思议境界为真谛。二谛本来就是为说法教化方便而施设的假说,目的在于无所执着。四重二谛则更强调了无所得的境界。八不中道从实体、时间、空间、运动四个方面讨论中道意义,而有“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的思想,用来破邪显正,即破除凡夫所执的种种偏见,以显示空无所得的中道实相。这种中道论同时也是三论宗的佛性论。以无所得的中道看,无佛也无众生,但从世谛看,则有佛也有众生,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但因迷而不能成佛,利根器众生只要一念与中道符合,就能顿时成佛,而钝根器众生则要历尽长时间才能成佛。
三论宗在唐末以后几乎成为绝学,直到清末才由杨文会从日本传回经疏。
三论宗在625年由吉藏门下的高丽僧人传入日本,后又两次传入。
法相宗因注重分析事物的现象及本质而得名,又因创始人玄奘和窥基常住长安大慈恩寺(图31)而称慈恩宗,因以心识作为事物的最终本质而称唯识宗。传法世系为:无著、世亲、护法、戒贤、玄奘、窥基(632~682)。
玄奘(600~664),俗姓陈,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13岁出家后就游历各地,学习各派经典。20岁受具足戒。唐贞观元年(627),由于感到佛教理论不统一,特别是摄论学派和地论学派关于法相的理论不能一致,希望去印度求取《瑜伽师地论》来加以统一,于是申请赴印求法,贞观三年(629)才得到准许。他从长安出发,历二年,到达古印度佛教中心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从戒贤学习佛法,通晓经、律、论三藏,被选为十德之一。五年后离开那烂陀寺,游历印度各地共四年,又回到该寺。羯若鞠阇国的戒日王请玄奘作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玄奘讲论,任人诘难,但没有一人能提出异议,声震全印度,被大乘尊为“大乘天”,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请玄奘参加五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玄奘携几百部梵本佛经和各种佛像回国,于贞观十九年(645)回到长安。回国后主要从事译经,(图33)译事受到唐太宗的支持,译出以《大般若经》(图32)600卷为代表的75部,1 335卷经典。他的译文精确异常,在译经史上称为“新译”。他奠定了法相宗的理论体系,弟子窥基加以发挥,完成了宗派的创立。
法相宗尊奉的经典,有《华严经》等6部经,《瑜伽师地论》为1部本论以及《百法明门论》等10部支论。法相宗将佛教判摄为有时、空时和中道时三时,并将自宗判入最完备的中道时教。该宗的主要理论为三性说和唯识说。三性是唯识宗对世界本质的分析,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是普遍地观察思量,执着万法为有,生出种种分别,而不知万法的虚妄性。依他起性指万法依各种条件而生起,没有自性,因而是一种假象。圆成实性是根据依他起性的原理,认识到万物性空而显示的圆满成就万法的真实本性。唯识说指识是万法的本质,识分为八种: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第八阿赖耶识化生出世间万物。法相宗又提出五种姓说,声闻、独觉和菩萨三种姓都能成佛,不定种姓则不确定,一阐提种姓不能成佛。提出五重唯识观作为观法,同时对因明学也作出了理论贡献。
法相宗在唐代初期和中期两次传入日本,形成南寺传和北寺传两派。
律宗因研习和弘传戒律而得名。通常所讲的律宗,主要依据《四分律》而立宗,因此称四分律宗。又因创始人道宣常住终南山,而称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传法世系推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优婆离尊者为远祖,依次为昙无德、昙柯迦罗、法聪、道覆、慧光、道云、道洪、智首、道宣。
道宣(596~667),俗姓钱,润州丹徒(今属江苏)人,一说长城(治所在今浙江长兴)人。15岁出家,16岁落发,隋大业(605~618)年中受具足戒,从智首学《四分律》。隋末,居终南山白泉寺,著有《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等五部论著,称为五大部。他又设立戒坛,制定佛教受戒仪式,正式形成南山宗。
律宗尊奉的经典为《十诵律》、《四分律》等四律和《毗尼母论》等五论。律宗将佛教判为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的三教和实法宗、假名宗、圆教宗的三宗,将本宗判为最圆满的唯识圆教宗。该宗的理论体现为对戒的分析。把戒分成四科: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戒法指佛所制定的各种戒律;戒体指受戒者在受戒时在精神上构成的防非止恶的功能,道宣主张心法戒体论;戒行持持戒的实践;戒相是戒的具体体现,即五戒、十戒、大戒等。律宗又把戒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止持戒的功能是防止僧众作恶业,即诸恶莫作,内容为大戒;作持戒的功能是劝僧众行善业,即众善奉行,内容为二十犍度。
在道宣弘传律学的同时,还有相州(今河北临漳境内)日光寺法砺(569~635)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的东塔怀素(625~698)的东塔宗也研习《四分律》,与道宣的南山宗并称为律宗三家。三家互有争论,尤其以相部和东塔之间争论最激烈。这两宗后来逐渐衰微,只有南山宗独盛,唐以后讲律学者,无不宗南山。宋代律宗又分化出会正和资持两派。元明时期,律宗几乎绝脉,明末清初才在金陵有所复兴。
唐天宝十四年(753),鉴真(688~763)东渡日本,传入律宗。
净土宗因专修阿弥陀佛净土世界而得名,又因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而称莲宗。净土宗的传法世系中,历代祖师之间无前后传承关系,而是后人根据他们弘扬净土宗的贡献而推举,共有十三祖:慧远、善导(613~681)、承远(712~802)、法照(? ~821)、少康(? ~805)、延寿(904~975)、省常(959~1020)、祩宏(1535~1616)、智旭(1599~1655)、行策、实贤(1686~1734)、际醒(1741~1810)和印光(1861~1940)。
善导(613~681),俗姓朱,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一说泗州(今安徽泗县)人。幼年出家,经常阅诵《法华》、《维摩》等经,后来偶然读了《观无量寿经》后,就常依此经而修。唐贞观十五年(641)赴并州(今山西太原)石壁山玄中寺拜道绰为师,后来赴长安光明寺弘传净土念佛法门,成为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他的净土思想综合了昙鸾(476~542)的难行道、易行道理论和道绰(562~645)的圣道门、净土门理论。他著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往生礼偈赞》、《净土法事赞》、《般舟赞》和《观念法门》等。他还以布施所得的资金书写《阿弥陀经》10万多卷,又画净土变相彩画300多壁、修造寺塔多处。
净土宗尊奉的经典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合称“三经一论”。
净土宗的教义以通过自力而觉悟成佛的方法为难行道,以修行者的念佛结合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往生净土的方法为易行道,并称这种简易的阿弥陀净土信仰为净上门,称其他各种修行方法为圣道门,而圣道门在现在所处的末法时代不能被钝根器的众生所理解,只有净土门简便易行。修行方法为念佛,共有四种念佛方法:称名念佛,专念佛的名号;观像念佛,观佛的塑像或画像;观想念佛,观想佛的种种妙相;实相念佛,观佛的法身,即观实相。由于善导的大力提倡,称名念佛以其方便而最为流行,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往生净土。善导把修行方法分为正行和杂行,正行是专依净土经典所修的行业,杂行是依其他经典而修的善业。正行分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五种,而以称名为正业,其他为助业。善导的体系就是舍杂行,归正行,正修正业,旁修助业,一心念佛。由于众生的根性差别,往生成佛也有不同的等级,分为上、中、下三辈九品,称九品莲名。
唐代以后,净土宗继续盛行不衰,历代名师辈出,并与禅宗合流。8世纪时,净土宗传入日本。
华严宗因依《华严经》立宗而得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而称贤首宗,因强调“法界缘起”而称法界宗。传法世系是:杜顺(557~640)、智俨(602~668)、法藏、澄观(738~839,一说760~820)、宗密(780~840)。
法藏(643~712),俗姓康,字贤首,号“贤首大师”和“康藏国师”。祖籍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后迁长安。17岁开始学《华严经》,据说曾参加玄奘译场。28岁受沙弥戒,并奉诏在太原寺讲授《华严经》,后受具足戒,武则天授以“贤首”称号。圣历二年(699),他为武则天讲新译的《华严经》,以金狮子为喻,使武则天豁然领悟。景云元年(710),为唐睿宗授菩萨戒。他继承并详尽发挥了杜顺的华严法界观和五教止观,智俨的十玄缘起和六相义,正式创立华严宗。法藏著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经旨归》、《华严经文句》等15种华严类著名及近10种其他著作。
华严宗尊奉的经典为《华严经》,其判教为五教十宗,其中《华严经》所代表的一乘圆教和圆明俱德宗最为圆满。主要教义为法界缘起说,即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现象均由清净心生起,离开清净心,更无别物。这也叫性起。在心的作用下,各种现象之间互相依持,相摄相入相即,圆融无碍。又以四法界、六相和十玄门等理论加以阐明。
四法界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事法界是现象界,宇宙万物一一差别,各有分齐。理法界是本体界,宇宙本体之理是万物的同一的平等的本质。理事无碍法界是有差别的万物与无差别的本体圆融无碍而构成的世界。事事无碍法界是宇宙万物由于均以同一理性为本体而能相互摄入无碍,构成普遍联系的世界,也叫法界缘起。
六相是事物的总别、同异、成坏六种性质,总相是事物的全体,别相是事物的部分,同相指事物的同一性,异相指事物的差别性,成相指事物的产生,坏相指事物的坏灭。六相之中,每两种相应的性质之间都是相即相入的融通关系,总就是别,别就是总,总中有别,别中有总。同时具足,融通无碍。同异、成坏,也是如此,称为六相圆融。
十玄门具体描述十种玄妙无穷的无碍关系,先是总说,即同时具足相应门;又分别作时间的说明,不同时间中的事物的圆融无碍,即十世隔法异成门;空间的说明,大小事物之间的圆融无碍,即广狭自在无碍门;从本体的角度讲相入关系,即一多相容不同门;从现象的角度讲相即关系,即诸法相即自在门。又作实例的说明,即因陀罗境界门,宗教的说明,等等,从十个方面详细而繁琐地证明法界缘起,称为十玄无碍或十玄缘起。
华严宗的观法为法界观,有三重,即真空观,观察诸法性空;理事无碍观;周遍含融观,观事事无碍。
华严宗自四祖澄观开始就有融会诸宗的倾向,宗密进一步提出三教合一和禅教合一特别是华严与禅宗的融合。会昌法难中,华严宗遭受打击,宋初 一度中兴,出现宋代四大华严家。以后各朝均有研习华严教义者。
华严宗由智俨门下的新罗僧人传回新罗,又传入日本,北宋元祐四年(1090)传入高丽。
密宗因自称受大日如来(即卢舍那佛)的密旨传授。修身、口、意三密而得名。又叫密教、秘密教、金刚乘、真言宗等。
印度古密咒在三国时就开始传入中国,形成的密法后世称为“杂密”。唐开元年间,由于密教经典的系统译出,中国密宗正式创立,称为“纯密”,代表人物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
善无畏(637~735),中印度人,唐开元四年(716)携带梵本来到长安,与弟子一行(683~727,一说673~727)共同译出《大日经》7卷,一行又写成《大日经疏》20卷,阐发大乘佛教关于世间和出世间不二的思想,使密宗教理合理化。
金刚智(669~741),南印度人,唐开元八年携弟子不空(705~774)到中国来弘传密法,开元十一年译出《金刚顶经》4卷,死后被赐为国师和大弘教三藏。不空在善无畏和金刚智移植印度密教的基础上,继续译出经典,被称为与罗什、真谛、玄奘齐名的四大译僧之一,同时继续弘扬密教,使之传播到全国,形成了中国密宗的高峰期。从印度传入西藏的密教则称为藏密。
传入中国的密教有两种曼荼罗。曼荼罗指坛或道场,在印度,一般把划为圆形或方形的作法场地称道场或曼荼罗,中国和日本则把画有佛或菩萨像的纸帛也称为曼荼罗。善无畏传入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智传入金刚智曼荼罗。胎藏界表现大日如来的理性即真如佛性方面,指佛性隐藏在烦恼中,如同胎儿含藏在母体内,表示佛性平等。金刚界表现大日如来的智德方面,金刚喻智慧坚固,能摧毁一切烦恼。这两种曼荼罗传入不久就融为一体了。
密宗以地、水、风、火、空、识六大作为世界的本原。六大之中,前五种物理现象属理的方面,后一种精神现象属智的方面。六大互具互融,圆通无碍,理智不二。理智不二,就是大日如来。又主张佛与众生体性相同,都以六大为基础,因此佛即众生,众生即佛。修行方法为修三密:身密指结手印,以手的不同姿势印契佛的种种行动;口密指口诵真言(咒语),象征种种佛相;意密指心观实相,象征佛的思想。在这三个方面与佛相应,就能成佛。密宗的仪轨十分复杂,对设坛、供养、念咒、灌顶都有严格规定,而且如无导师的秘密传授,不得传习及显示给他人。
唐贞元二十一年(805),日僧空海(774~835)在中国受密法,回国后创立日本真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