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一卷。南宋杨万里(生平见《诚斋集》条)撰。
《诚斋诗话》虽以“诗话”称名,实则论文及四六之语,不在少数,又往往载录谐谑杂事。当是诚斋晚年之笔。其论诗观点,散见于诗话各则:
一、论诗自江西诗派入。黄庭坚论诗,讲究“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追寻诗语诗事的来历出处,已成江西诗派的金科玉律。《诚斋诗话》亦云:“有用法家吏文语为诗句者,所谓以俗为雅。”又云:“庾信《月诗》云:‘渡河光不湿。’杜云:‘入河蟾不没。’……杜《梦李白》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山谷《簟诗》云:‘落日映江波,依稀比颜色。’……此皆用古人句意,以故为新,夺胎换骨。”又云:“诗家用古人语,而不用其意,最为妙法。如山谷《猩猩毛笔》是也。猩猩喜著屐,故用阮孚事。其毛作笔,用之抄书,故用惠施事。二事皆借人事以咏物,初非猩猩毛笔事也……”前后承继之意,痕迹宛然可寻。
二、重视语言艺术,讲究法度和修辞。诗话中多总结诗律句法的经验之谈。如云:“初学诗者,须学古人好语,或两字,或三字……要诵诗之多,择字之精,始乎摘用,久而出自肺腑,纵横出没,用亦可,不用亦可。”注意学习古人成功的“惊人句”,消化吸收,以为己用。最好能达到言简意丰,以增强其艺术效果。所以他大谈“诗有一句七言而三意者”,又以苏轼《煎茶诗》“活水还将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二句为例:“第二句七字而具五意:水清,一也;深处清;二也;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石乃钓石,非寻常之石,四也;东坡自汲,非遣卒奴,五也。”经过他这么细致的艺术分析,自能体会到佳作语言“有无穷之味”。他又进一步指出种种诗体的语言句法各有艺术要求。
三、学习江西能脱略形似,而高唱诗“味”。诗话多处言“味”,如:“诗已尽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学诗者于李杜苏黄诗中,求此等类,诵读沈酣,深得其意味,则落笔自绝矣。”“五言长韵古诗,如白乐天《游悟真寺一百韵》,真绝唱也。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皆是一唱三叹之声。”这是继承司空图“味外味”说又有所发展,对于严羽《沧浪诗话》“别是一副言语”也又所启发。总之,《诚斋诗话》虽然杂乱,但如《四库总目提要》所称:“万里本以诗名,故所论往往中理。”
附见于《诚斋集》,《四库全书》收入集部诗文评类。另有《萤雪轩丛书》《昌平丛书》诸本。今通行的是中华书局1983年排印的《历代诗话续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