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庸》

儒教为人处世的金科玉律。在儒教经典中,也称“中道”、“中行”等。孔子将“中庸”作为“至德”,即最高道德,认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虽然没有对“中庸”作精确界定,但从其平时的言论中,却可以得其仿佛。孔子论君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采和品德配合适当,才是君子。又论弟子的“过”(激进)与“不及”(保守)说:“过犹不及。”过分或不及都不是最佳状态,既不过分,又无不及,才是理想标准。由此看来,孔子所谓的“中庸”就是执中或折中,就是不偏不倚,既不激进、过分,也不保守、不及,而是取一种中间状态。《礼记》中有《中庸》一篇,据说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被程颐视为“孔门传授心法”。程颐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则认为: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尽管程朱的阐释与孔子“中庸”的原义有些出入,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儒家所谓“中庸”,实际上就是一种折衷主义的处世态度与人生态度。不过,“中庸”只是孔子提倡的处世态度,并非民族特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感叹:“民鲜也久矣!”鲁迅曾经指出:中国人并不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