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文学成就介绍

中国最著名的隐逸诗人。或云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世家名门,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但陶渊明生性潇洒,又深受道家人生观的影响,以逍遥自在为乐。但因为亲老家贫,二十九岁时不得不出仕,在家乡当小官,但受不了衙门的约束,挂冠而归。后来曾在镇军将军刘裕(南朝宋开国皇帝)和建威将军刘敬宣幕下当过参军。他对朋友说:“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意思是本无大志,只求有款待朋友的钱就满足了。执政者听到此话,便让他去当彭泽令(县官)。他走马上任,就要县上的所有公田都种上秫谷,秫谷是酿酒的原料。他说:“只要让我常常醉在酒乡之中就心满意足了。”他在彭泽令任上只干了八十多天,又挂冠而去。原来,郡上派督邮(地区督察官)来县上巡视,按照官场规矩,县令应该“束带见之”,即穿上官服迎接。陶渊明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作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从此告别官场,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陶渊明早年曾撰《五柳先生传》一文以自况:“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但直到四十岁后,他才真正返归自然,乐得其所。中国古人自来有隐居避世的传统,这种传统经过先秦哲人庄子的阐发,成为一种自觉的人生观:人要活得自在、自由、自然。魏晋之间,嵇康和皇甫谧先后编过《高士传》,而从《后汉书》开始,历代正史大都立有《隐逸传》,但陶渊明的隐居方式,却是最令后代士大夫神往的。陶渊明归隐后,有自己的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以诗酒自娱,而且不时有朋友相访,“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其中不乏颜延之(与谢灵运齐名的贵族诗人)、檀道济(名将)这样的达官贵人。既不俗气,也不孤独,真是神仙般的福分。《晋书·隐逸传》说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千年之下,还令人想见其当日风采。现代有读者不解:既然是隐士,怎么能“著名”?原来,象陶渊明这样的隐士,是逃避官场,而不是逃避人世和人生。有诗为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可爱之处,在于天真,在于率性,在于他能时时从田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人生的乐趣,并将这些感受以朴素纯真恬淡平和的语言表述出来。当然,陶渊明不是神仙,他也有不平之气,这就是《读山海经》、《咏荆轲》等诗中表现出来的“金刚怒目”式的情绪。清人龚自珍诗曰:“渊明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又曰:“陶潜诗喜说荆柯,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今人多以此来证明陶渊明还没有修炼到“浑身静穆”的神仙境界,真是大可不必。须知这只是喜发“非常异义可怪之论”的龚自珍故作翻案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