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切题《前后互映》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作诗须一意浑融,前后互映。如李颀《送王昌龄》诗云;“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十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因第二句有“暮情”二字,自此后,不独夕阳微波,月上鸟鸣,夜来花界,梦里金陵,种种暮景,而满篇幽淡悲凉,字字皆“暮情”也。暮景易写,暮情难描,此为独绝。(贺贻孙《诗筏》)
【诗例】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解析】
一首诗往往有叙事、写景、抒情,用笔也有虚有实,但全篇总要浑融整一。浑融整一是一种艺术效果,而达到这种境界的艺术手段则有多种,“前后互映”当是其中之一。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前面将题旨轻笔点出,似微露端倪,实则安下题眼,稍作蓄势,后面便由此生发,层层铺展,前后相互映衬烘染,使诗意浑融,题旨鲜明;另一种是前文层层铺写垫衬,于结末一收一宕,以收笔点出题旨,以开笔生发余意,使全篇前后互映,首尾融贯,诗意浑厚。
送别是传统题材,内容相似,而在表现手法方面,每个诗人都力求别具特色。李颀《送王昌龄》一诗,对离情的描写就非常独到、别致。离情是抽象的,诗人以暮情来表现它,而暮情也偏于抽象,诗人又以暮景来烘染它。这样写来,离情便触目皆是,形象可感。为了把这暮情、离情写得更充盈,诗人又运用了前后映带的手法。开篇先点暮情,接着铺染暮景,这样以情摄景,以景衬情,使情景映带,于是诗意更加浑融、饱满,抒情更加充分、感人。
诗的开篇便点明送别,以“送君多暮情”开启诗意,着“暮情”一词从叙事角度说,写明送别的时间背景;从抒情角度说,已开始着色,一种感伤落寞的情味已微微露出,读者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但这感觉还是初起,有待于深化。这时作者便连用十句诗来层层铺写暮景:走出荒凉清寂的山林野寺,回头望去,一座孤山,在残阳的余晖中显出一点亮色。转身前望,夕阳下,漕水清波悠悠,水上漂着即将远行的舟船。这暮色苍凉暗淡,又处处牵连着离情,使人心中充满了阴暗和凄凉。这时,两人默默地饮起了饯别酒,可酒未沾唇,又见山林苍茫,月挂梢头,又闻沙鸟声声,幽鸣在耳,让人只觉人间的一切光明和生意都隐没了,好像进入夜来花界,梦里金陵,幽幽眇眇,不禁怅然若失。暮景由远而近,让人由目见耳闻,到心灵体验,渐染渐浓,直至弥漫了整个空间,浸染到离人的内心,使他们挣不脱,逃不出,只能无奈地承受,并且不能不咀嚼、玩味。于是,一切暮景都映带了暮情,渲染了离情。日暮送别的凄楚落寞被表现得深沉、浑厚、饶有余味。
古代文论中有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说法,前后互映与此有相同之处。情景互藏,是说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情景相生相映。前后互映,一般是用点染结合的手法,先点后染,或者先染后点,使情与景、本体与兴体、正面意与陪衬意,前后映带,互相渲染、生发,使诗意融贯、深浑,突出诗篇的主题意蕴,使读者的审美体验得到加深和强化。
前后互映的手法在抒情诗中运用较多,只是具体情形各有不同,在此我们姑举两例。
杜甫的五律《遣怀》,开篇下“愁眼”一词,下文霜秋日暮的种种景物便皆着愁色:寂寞无主的霜菊,随风飘转的断柳,浪迹天涯的倦客,静寂的寒水楼阴,昏暗的晚山落日,晚归惊栖的暮鸦,无一不出自愁眼,又无一不融入愁怀。情景相生相映,无限的愁意弥漫全诗。
李商隐的《泪》,也是前后互映,但又是另一种形式。诗的前六句描写了六种泪:长年幽闭深宫永巷的怨女之泪,伤别念远怀思离人的思妇之泪,娥皇女英伤悼故君的斑竹之泪,追悼贤良碑前抛洒的怀思之泪,去国辞亲独往异域的孤凄之泪,四面楚歌日暮途穷的英雄之泪。诗人用赋法,铺陈尽致,极写人间伤怀洒泪的种种情状,在读者层层加深地感受到人生的种种悲戚,仿佛看到串串泪珠抛洒迸落而深深为之动情时,尾联又翻出一层,说以上种种洒泪之悲,固然惨戚,可是,这些又哪里比得了灞水桥边,青袍寒士送玉珂贵人之时,哽咽吞噎屈辱苦涩之泪时的伤痛呢?读完尾联,我们顿觉境界大开。前六句皆是“陪意”,是衬垫之笔,末二句是“正意”,是本旨所在。此诗是赋兼比兴,作为比兴的意象同表现本旨的意象前后互映。前面层层蓄势,后面一宕一结。全诗浑融整一,诗意浑厚,余韵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