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虚实相生《虚实互见》原文|注释|赏析

虚实相生《虚实互见》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通首写其地势之高,分作两层,虚实互见。沈存中曰:“鹳雀楼前瞻中条山,下瞰大河。”上十字大境界已尽,下十字妙以虚笔托之。(黄叔灿《唐诗笺注》)

【诗例】

登鹳雀楼

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

无论写景状物,还是言志抒情,诗歌总是讲究意境深远,弦外有音。在一首诗中,诗人的笔锋,不是刻板地状写实地景色,而常常是以实带虚,以虚映实,造就一个浑厚幽远的境界,表达一种开阔深沉的感情。这就是所谓“虚实互见”的艺术手法。

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前两句,写夕阳缓缓依山而尽,河水遥遥向海而流,已经有声有色地展现出一幅雄伟壮丽的活动的风景画。这“尺幅千里之势”,自然是居高所见,紧扣诗题的 “登”字,确实是“大境界已尽”。接着,用一个“欲”字引出后两句。只是“欲穷”而已,还没有上楼,所以是虚写。而“千里目”的推想,已把读者带进一个更加开阔旷远的世界,领略了此间无法状写的神奇。正如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所称:“后二句不言楼之如何高,而楼之高已极尽形容,且于写景之外,更有未写之景在,此种格力,尤臻绝顶。”这就是虚实互现的艺术效果。

王之涣对于这种艺术手法,可以说运用得十分纯熟,绝不露凿痕。他的《凉州词》又是一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诗的前两句,从视觉的角度展现出一幅苍凉的塞上实景。接着摄入听觉,声声羌笛,引出诗人“何须怨杨柳”的慨叹,结句“春风不渡玉门关”,已分不清是写景还是述怀了。这样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产生了意味无穷、余音袅袅的艺术效果。

这种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早已为历代诗人所习用。《诗经》的比兴,就是虚与实交相辉映。诗人屈原,总是把实景和幻景、环境和心境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抒发沉郁缠绵的家国之恨。北朝刘昶《断句》诗云:“白云满障来,黄尘暗天起。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前两句写尽边地的险恶艰难,接着以关山阻绝,引出几千里外故乡的虚境,令人倍感悲苦愁绝。

虚实互见,不仅能抒发深沉强烈的感情,而且有时可以精辟地揭示一种人生哲理。这首《登鹳雀楼》诗可算一例。另如杜甫的《望岳》,在浓墨描绘泰山的雄姿以后,巨笔陡折,挥出结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示出一片旷远的天地,令人心高意回,飘然入境,居高临下,看尽多少世间风云变幻!苏轼《题西林壁》诗,前两句写庐山实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后两句由实转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是脍炙千古,令人悟出多少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