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原文〕

采采芣苢,(韩苢作苡。)

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

薄言有之。

(采、有,之部。)

采采芣苢,

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

薄言捋之。

(掇、捋,祭部。)

采采芣苢,

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

薄言襭之。

(袺、襭,脂部。)

〔译文〕

车前菜,采呀采,采呀采呀大家一起采。车前菜采呀采,采呀采呀快快采起来。

车前菜采呀采,一根一根拾起来。车前菜采呀采,一把一把将它的子儿捋下来。

车前菜采呀采,手提着衣襟兜起来。车前菜采呀采,衣襟掖在腰带间把它装起来。

〔评介〕

《芣苢》三章,章四句。这是一首劳动歌谣。诗中写一群女子采车前菜,越采越多,越采越欢,一面劳动,一面歌唱,最后是满载而归,劳动热情洋溢而出。而《小序》谓:“芣苢,后妃之美也”。《大序》又曰:“和平则妇人乐有子也。”宋朱熹《诗集传》又说:“化行俗美,家室和平,妇人无事,相与采此芣苢,而赋其事以相乐也。”诸说非是。还是清方玉润说的对。他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江南曲》一首鱼戏莲叶数语,初读之亦毫无意义,然不害其为千古绝唱,情真景真故也。知乎此,则可与论是诗之旨矣。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焉。”

此诗写劳动妇女,只写她们劳动动作,而形象自见。清王夫之《诗广传》说:“芣苢,微物也;采之,细事也。采而察其有,掇茎,捋其实;然后袺之,袺之余,然后襭之。”全诗三章六节,每节只更换一个字,即全诗只用了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但由于这几个词意义有轻重,使之层层递进,说明采车前菜越采越多,越采越欢,就把采摘车前菜的集体劳动的场面与情状鲜明地描绘出来了。姚际恒《诗经通论》说:“以韵分三章,章四句,然每二句只换一字,实六章,章二句也。章法极为奇变。”全诗描写采车前菜的过程一节用“采”,二节用“有”,三节用“掇”,四节用“捋”,五节用“袺”,六节用“襭”。朱熹《诗集传》:“采,始求之也;有,既得之也;掇,拾也。捋,取其子也;袺,以衣贮之而执其衽也;襭,以衣贮之而其衽于带间也。”又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眉评曰:“通篇只六字变换,而妇女拾菜情形如画如话。”

《芣苢》这首诗为南国之风,是洛阳以南直到汉江一带地区的民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这首劳动民歌,受到古今学者的好评。如吴闿生《诗义会通》引旧评云:“通篇只六字变换,而招邀俦侣,从事始终,一一如绘。”又吴师道《传说汇纂》云:“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