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久之,荆轲未有行意.》鉴赏

《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久之,荆轲未有行意。》鉴赏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入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1],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曰:“微太子言,臣愿谒之[2]。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3],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4],臣乃得有以报[5]。”太子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於期仰天太息流涕曰:“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7],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8]:“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9],乃今得闻教!”遂自刭。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10]

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11],以试人,血濡缕[12],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卿。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13]。乃令秦舞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14]。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反者,竖子也[15]!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16]!”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17],取道[18],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19],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20],终已不顾。

【段意】 写荆轲刺秦王行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起行时的情景。由于准备工作并不十分充分,也就预示着事情的不会太顺利。

注释

[1]易水:发源于今河北省易县,东流入大清河,是当时燕国的南界。[2]微太子言二句:意谓即使太子您不说,我也早想告诉您了。微:没有。谒:请见、禀告。[3]督亢:约今河北省涿县、定兴县、新城县、固安县一带地区,当时为燕国的富庶地带。[4]说:同“悦”。[5]有以报:有报效您(指刺秦王)的机会。[6]遇:对待。深:残酷。[7]揕(zhen):刺。匈,同“胸”。[8]偏袒握腕:脱下一只袖子,露出半边肩臂,这只手握住那只手的腕子。当时人们发誓言、表决心时常常做出这种样子。[9]日夜切齿腐心句:意谓是自己日夜切齿捶胸所企望的一个报仇方法。腐,应作“拊”,捶击也。[10]函封:用木盒子装起来。[11]以药淬之:(把烧红的匕首)放到药水里蘸(使其带有毒性)。[12]血濡缕:血出沾衣。濡:沾湿。缕:线。[13]忤(wu)视:以不顺从的眼光相看。忤:逆也。[14]为治行:指荆轲替他所等待的人收拾行装。[15]往而不返者,竖子也:荆轲之意是要劫秦王,逼其订立盟约归还六国失地而后全胜而归,并不是要去和秦王同归于尽,一去不返,故有此说。竖子:犹言蠢才、奴才,骂人语。[16]辞决:告别、诀别。[17]祖:祭路神。[18]取道:上路。[19]变徵(zhi)之声:古代乐律七调中的一种,此调韵味苍凉悲惋。下文“羽声”韵味激昂慷慨。[20]就车: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