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儿报
清康熙十一年(1672)序刊本《麟儿报》序书影
清康熙十一年(1672)序刊本《麟儿报》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又名《葛仙翁全传》、《节义廉明》。十六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十一年(1672)序刊本,藏大连图书馆;清啸花轩刊本;清宝文堂刊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清嘉庆十三年(1808)集古居刊本,藏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1983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说选刊”排印清康熙十一年序刊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清丹桂堂刊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平话小说选》排印集古居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康熙十一年序刊本。
明朝湖广孝感县鸿渐村乡民廉野,号小村,以磨豆腐为生,喜行善事,人称“廉善人”。娶妻潘氏,生有一子名洁儿。廉氏曾在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之日,将一衣不遮体的赤脚穷汉请到家中御寒,并热情款待。不料这穷汉是葛仙翁幻化下凡。他见廉氏颇有善心,但却无修真参道之骨格,也没有超凡入圣之根基。其子洁儿,也是平常之人,无法度脱。葛仙翁念他广种福田,就暗中指点他寻得推官毛羽家吉地一块,让小村安葬母亲,以显子孙簪缨不绝,获荣华富贵之报。
不久,廉小村又得一子,取名廉清,生得眉目秀丽,举止乖巧,非同凡俗。廉清六岁时与乡里小伙伴一起游戏,常将做官治民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又扮官吏断案,审理得井井有条,因此而惊动了告老还乡的原礼部尚书幸居贤。幸大加称异,遂将廉清接到家中与儿子天宠、女儿昭华同窗共读,还把女儿昭华许配给廉清。廉清资性敏捷,不上二年,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但常自恃才高,不时问难业师,遂为业师所忌恨。尚书夫人宁氏也嫌弃廉清出身低微,常故意刁难,从中作梗。宁氏的弟弟宁无知为人尖薄,游手好闲,见姐姐不喜欢廉清,趁机挑拨进谗言,劝宁氏将甥女昭华另配高门。宁氏嘱弟弟留心打听乡宦人家合适人选。
幸尚书因见家中人等都不满于廉清,便将廉清送到西来庵密云和尚处读书。不料廉清遭人鄙薄,格外恃才,托颠寄傲。到西来庵后,他更是无拘无束,游戏终日,不肯潜心读书。消息传到昭华小姐耳中,小姐知廉清少年英才,为他恃才傲物、玩世不恭而深深担忧,就与丫环秋萼商议,设法与廉清会面,正言规劝并激励廉清,还解下腰间佩戴的玉环相赠,二人面订终身盟誓后分别。
廉清自此感悟,决心奋发上进。一年后,廉清年已十五岁,时值秋闱之期,幸尚书父子、业师和廉清四人共赴省城。
幸尚书等离家后,宁氏姐弟密谋,欲将昭华另行许婚富家公子贝锦。那贝锦本是纨袴子弟,生平好色,极喜风月。他托褚媒婆向宁氏姐弟议定八月二十七日行礼纳聘。昭华对廉清一片深情,矢志不移。主婢二人遂女扮男装,于黎明前夕逃出幸府,去投鸿渐村廉家暂避一时。途中因仓皇慌张而迷路,适遇进京赴任的御史毛羽,遂同赴京城。毛羽夫妇很喜爱昭华,嘱女儿小燕与他作诗唱和,并要将小燕许他为妻。昭华情急心慌,百般推辞不成,无奈只得权且允婚以作缓兵之计。毛羽即择吉日让小燕与他成婚。新婚之夜,昭华在洞房中以未禀告父母为由搪塞新妇,小燕念她孝心至诚,被她瞒骗过关。
贝锦选定吉日迎娶昭华,正巧幸尚书归家,闻讯大怒,遂怒责褚媒婆,并将礼物全数退回。宁无知贪财而急中生智,令褚媒婆扮新娘代昭华嫁入贝府,自己携带贝家聘礼潜逃外地。
廉清在省城,打听得宗师有临场颁新恩例,准取一名童生观场。他便瞒过众人进场应试。宗师见进场童生过多,遂出两篇四书题和五个五经题,并讲明“不完篇者不阅”。时过中午,仅廉清做完七篇呈上。宗师见字字珠玑,妙语连篇,满心欢喜。宗师问明廉清情况,有心爱才怜才,亲自送廉清参加乡试。三场考毕,廉清竟以童生身份高中解元。廉清中举荣归还乡,合家欢聚庆贺。幸府中得知廉清乡试高中榜首,欣喜之余,又很忧虑。因昭华出走,四处寻觅无踪,只得瞒过廉清,催他进京会试。廉清入京,果然又状元及第。
正巧有一日,昭华、秋萼主婢在长安街上游赏,路遇廉清,得知廉清连中三元,将奉旨荣归,钦赐完婚,便向毛羽夫妇禀称回乡探省父母,带小燕共返家乡。
廉清、幸昭华先后回到家里,幸尚书夫妇万分惊喜。昭华与父母商议,念及小燕多情,欲与小燕共嫁廉清。于是毛、幸双美,俱归廉清;一夫二妻,共享富贵。假期一满,廉清夫妇三人回京城拜见毛羽.毛羽夫妇自然十分高兴。天子闻奏大喜。廉清等住在毛羽府中,毛羽官至九卿,廉清也入阁为相。
清康熙十一年(1672)序刊本《麟儿报》插图书影
后廉清告假返乡,葛仙翁再现,命廉小村夫妇归去,当夜即无疾而终。廉清的二位夫人各有子女,俱登科甲,世代簪缨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