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红树图》原图影印与赏析

白云红树图

清·刘度作

绢本青绿设色

纵一五九厘米

横九三厘米

藏山东省博物馆

传统青绿山水画的发展,有两大系统。一为南朝时梁张僧繇所创的“没骨法”,唐杨昇继之,宋以后嗣绝,至明末蓝瑛、董其昌等重加推敲,度意为之,一时传为画苑奇观,学者蜂起。又一为隋展子虔所用的“勾勒填彩法”,至唐李思训、李昭道父子臻于大成,其后如五代李昇,宋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元钱选,明仇英等等,高手辈出,代不乏人。清初刘度是武林派盟主蓝瑛的入室弟子,但他的青绿山水并不囿于张僧繇“没骨”一派,而是兼绍唐代大小李将军,将“没骨”、“勾勒”融会贯通,戛戛自创,别成家数。论者以为仇英之后,首屈一指了。

这幅《白云红树图》轴,写奇峰耸秀,白云缭绕,清明高远之景。曲折盘旋的山涧自后山奔湍而出,显得重晦而深远。山涧化作飞瀑,一落千丈,又把我们的目光带到湖畔的水阁凉亭。这里枫叶如丹,碎菊似金,凭栏倚阁,悠然闲眺平远的水光山色,冲融缥缈,滉漾夺目。画轴洋溢着秋高气爽、温情明朗的调子,郊色野兴,花光互照,一扫“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句)的感伤色彩,给人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的美感享受。

白云红树图

图中山石、白云均用勾勒填彩法,笔路细润,色彩风华。山石并以微擦轻皴分出阴阳明暗,然后依次罩染赭石、石青和石绿。特别是石绿色的晶莹有如宝石,闪耀着熠熠的辉光,气派十分华丽。白云则仅于轮廓边缘略施铅粉,舒卷自如,勃然欲动。树法以勾勒和没骨交施互用,勾笔老硬,赋色重深,这样来表现霜柯苍浑的精神,显得十分得体。黄菊纯用没骨法点垛,丰姿澹雅,清韵独绝。楼阁界画工整,折算精当。阁中人物刻画入微,细入毫发。本幅上自识:“仿张僧繇白云红树图画法,甲申十月之望,刘度。”钤两印。按甲申为明崇祯十七年(1644),是年十月,清兵已入关半年。又,张僧繇的《白云红树图》世不可见,但蓝瑛仿张僧繇的《白云红树图》却有多本流传,应即刘作所自出。不过比较蓝、刘之作,除了结构布局大致相近外,笔法特点实大异其趣。如蓝作以没骨点染为主,且笔致粗逸遒劲,意境苍莽森肃;刘图则以勾勒填彩为尚,细整工巧,清丽潇洒。这些相异之点,正是刘度对二李画派兼收并蓄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