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秋色图》原图影印与赏析

江山秋色图

南宋· (传) 赵伯驹作

绢本青绿

纵五六.六厘米

横三二三.二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此图无款印,曾藏明内府,清初为梁清标所有,钤梁氏鉴藏印数方,后入清宫内府,有乾隆、宣统诸印玺,著录于清《石渠宝笈初编》。

明代朱标题跋,谓洪武八年(1375)装裱此图时,题为名“赵千里江山图”,并云:“观斯画景,则有前合后仰,动静盘桓,盖为既秋之景,兼肃气带红叶黄花,壮千里之美景,其为画师者若赵千里安得而易耶!”《石渠宝笈》进一步定为“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卷”。现在鉴赏界大都认为出于北宋画院高手,为工整细密的青绿山水一路,北宋以后没有这样的艺术水平,但由于无款,所以画商托伯驹大名,以增其价。

江山秋色图

《江山秋色图》采用传统的横卷形式,图中群山绵亘,郁郁盘盘,奇峰、幽谷、叠嶂、层岩相互穿插,江水、溪流、悬瀑、鸣泉映带其间,遂觉静中有动,质实和虚灵相融会。整个结构复能远近呼应,纵横交织,江与山统一于画面空间,气势十分雄伟。在这基础上,作者精心安排无数细节。随着自然丘壑以位置寺观、楼阁、廊榭、亭台;环绕着它们,松柏柳桐枫桧等直立、偃蹇、倚斜、侧出;山腰竹林成行,水边花树弄姿;几处围墙里,层楼飞阁高下参差,或藏或露,墙外景色无不宜人。山径、栈道、桥梁以及车马舟楫,便利了交通,复作看山、观瀑、对话、张网、荡舟等生活动态,和江山打成一片。还有雁落平沙,凫弋水面,好像与人同乐。全图可分为许多小景,形形色色而又处处生机,人物往来其间以沟通连缀,组成了物我整一之美。就这样,赋予艺术欣赏以更深层次,真是情趣无穷,耐人把玩,不忍释手。

换句话说,全卷融会了壮丽、奇伟、险峻、平淡、幽邃、清远、厚重、空灵种种境界,通过山形水貌、笔墨丹青谱成一部浑深清越、扣人心扉的交响乐。

《江山秋色图》是继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之后的另一幅青绿山水代表作,但笔墨功力更加成熟老练。山石土坡以小斧劈为主,参以流畅多变的长线条,根据山石脉络或皴擦,或点簇,顿挫缓急、虚实轻重因势而成,劲健秀润,繁密中见简括,工整中显灵变,具有强烈的韵律感。设色以石青、石绿为主,针对山石坡岸林木的体质、距离、凹凸等变化而分别处理。近处山石竹树较明亮,多用石绿和赭石;深山幽谷,多用石青,偶施墨色;远处山林则以淡墨、螺青渲染;水和天先用花青,再酌加淡石青;山间云气以空白和粉填互补,既浓郁厚重又轻清虚灵。至于近处溪流的深青和坡岸的淡绿、淡赭,相互掩映,生动异常。尤其是作者的设色从属于运笔,以沉着的轮廓皴擦作为青、绿、赤、赭等面块的基础,因而墨、色抱合,质感与立体感随之而来,大大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可以说,《江山秋色图》在院体气格中渗以文人画的韵致。青绿的明丽和水墨的澹雅相结合,色调上由浓郁转为轻清,标志着青绿山水由唐到宋的一大发展,也可视为大青绿通向小青绿的桥梁。

南宋曹勋尝闻伯驹、伯骕兄弟论写人物动植云:“画家类能具其相貌,但吾辈胸次,自应有一种风规,俾神气翛然,韵味清远,不为物态所拘,便有佳处。”(《松隐文集·径山续画罗汉记》)这段话也能说明伯驹山水画的风格。明董其昌称赞伯驹、伯骕“精工之极,又有士气”(《画旨》)。张丑说伯驹《山围图》“笔法古雅,不作纤细妩媚之态”(《清河书画舫》)。以上所述有一共同点:伯驹的画没有作家气习,而《江山秋色图》正是如此,那么说它是规拟伯驹之作,也未尝不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