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山口待渡图》原图影印与赏析

夏景山口待渡图

五代·南唐·董源作

绢本水墨淡设色

纵五○厘米

横三二○厘米

藏辽宁省博物馆

夏景山口待渡图

此图描写江南夏天景色。起首沙坡剔细草,坡下溪流萦绕,布景空灵。中幅结构缜密,山峰层丘叠壑,焦墨大披麻皴,高厚雄壮。山麓溪回径折,为山家出入沙路;迤左则村墟烟落,夏木阴阴;鸥渚渔汀,犬牙相错;缘溪小柳鬈鬈,画法尤异;渡艇东西往来,摇曳于沧波窈霭间;待渡人物,有着红衣者。清“四王”之一王原祁评论说:“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用浅绛色,而墨妙愈显,刚健婀娜,隐跃行间墨里。”(《麓台题画稿》)它与《潇湘图》、《夏山图》同一画法,俱在山上布满了许多小点子来表现漫山的树木丛林。但也有出入之处:《潇湘图》的皴笔都是比较整齐而圆浑的条子;《夏山图》杂以破笔、渴笔;而《夏景山口待渡图》则掺杂了一种卷曲的皴笔。这说明形体虽同,而笔墨变幻是多样的,与《龙宿郊民图》同为“唐无此品”。《宣和画谱》著录之,唯宣和装裱已经不存,未有标签玺印,也许因为金兵攻破汴梁(河南开封)后,内府御物大多散入民间,收藏者为免生事,遂将印记割裂所致。元文宗时复藏内府,卷后有天历三年(1330)正月奎章阁参书、画家柯九思鉴定,曰:“真神品也。”钤有“天历”御玺,虞集、李泂、雅琥俱应制题诗于后,末有明董其昌跋。清吴升《大观录》著录,而《石渠宝笈初编》将它列入次等,其实比较传世的董源真迹,此为最完整精妙的杰作之一,确如柯九思所鉴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