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章》意思|赏析|感悟

一 季氏将伐颛臾章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颛臾是先王封的鲁国附庸,先王封,不应伐;在鲁域,不必伐;季氏非国君,无权伐。

冉求推脱责任,孔子先引前人有能力就尽职、无能力就止步的话,再以关着的老虎与野牛逃走、放在盒中的龟与玉被打碎为例,说明他俩失职。冉求又以颛臾强大将危及季氏子孙为由狡辩,孔子进而阐明“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远人不服”以“修文德”感召,“既来之则安之”的治国理念,指出祸在内不在外。

“不患寡”与“不患贫”,“寡”与“贫”或应互换。“萧墙”比喻屏风,“萧”形容肃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