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
【释义】
向比自己学问低或者是地位低的人学习,而不感觉到耻辱。
【出处】
春秋·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典故】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有一次,孔子去参加祭祖典礼。典礼上,孔子不时地向周围人询问,几乎每件事情都问到了。于是便有人在背后讥讽他,说他不知礼仪,什么都问。孔子听了后便说:“不懂的事情就要问个明白,这正是我知礼的表现啊。”
当时,孔圉(yǔ)是卫国大夫,为人廉正,虚心好学。孔圉死后,授予他的谥号为“文”,后人称其为孔文子。孔子的弟子子贡对此有些不理解,便问孔子:“夫子,孔文子为什么会被称之为‘文’呢?”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也就是说,孔圉聪颖好学,不把向比自己地位低、学问低的人求学当作是耻辱,所以用“文”来作为他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