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方法

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方法。多思路、多方面地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一条路走下去,这是此方法的最主要特点。当一种方法、一个方面不能解决问题时,发散性思维便主动地否定之,而向另一方法,另一方面跨越。它不满足己有的思维成果,力图向新的方向、领域探索。它总是这样提出问题: 还有什么新的方法,还有什么方面未想到,总是想方设法寻找更好一点的方案。爱迪生试制灯泡灯丝时,实施了一千六百多个不同类型的方案,一直最后找到碳化丝片才告成功。没有这种孜孜不倦的思维发散过程,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在科学发展史上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这种思维方法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创造性,是事物普遍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既然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就是说我们所理解、所掌握的知识,方法仅仅是普遍联系中的一小部分,我们就应从多方面了解事物,尽力超出现有思维框架的限制,向四面八方发散出去,从而寻找解决问题更多更好的办法。

这种方法和单一、刻板和封闭的思维方法不同。其主要的特点是: 1.流畅性。指发散性思维用于某一方向时,能举一反三,迅速地沿着这一方向发散出去,形成同一方向的丰富内容。2.变通性。指发散思维能从思维的某一方向跳到第二、第三、第四个方向……,使方向越来越多,有更多的方向、方面可供选择和考虑,从而形成立体思维而编织成思维之网。变通性使发散性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和方面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方面性。3.独特性。指发散性思维能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这里发散性思维的最高目标,是在流畅性和变通性基础上形成的。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是发散性思维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飞跃; 由流畅性进到变通性再到独特性,思维活动就进入到创新的高级阶段。

发散性思维方法在改革,开放时代,大有用武之地,但也有其局限性,应当和收敛性思维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实践证明,人的思维发散到一定程度,就要收敛一下,进行比较,寻找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又在新的基础上再进行发散,进而在更高层上再收敛,人类的思维就是这样循环往复,而每一循环都使人类的思维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发散性思维方法具体形式很多,主要有多向思维方法、侧向思维方法和反向思维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