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鹰之歌
《鹰之歌》:黄昏是美丽的。我忆念着那南方底黄昏。
晚霞如同一片赤红的落叶坠到铺着黄尘的地上,斜阳之下的山岗变成了暗紫,好像是云海之中的礁石。
南方是远远的;南方底黄昏是美丽的。
有一轮红日沐浴着在大海之彼岸; 有欢笑着的海水送着夕归的渔船。
南方,远远而美丽的!
南方是有着榕树的地方,榕树永远是垂着长须,如同一个老人安静地站立,在夕暮之中作着冗长的低语,而将千百年的过去都埋在幻想里了。
晚天是赤红的。公园如同一个废墟。鹰在赤红的天空之中盘旋,作出短促而悠远的歌唱,嘹亮地,清脆地。
鹰是我所爱的。它有着两个强健的翅膀。
鹰底歌声是嘹亮而清脆的,如同一个巨人底口在远天吹出了口哨。而当这口哨一响着的时候,我就忘却我底忧愁而感觉兴奋了。
我有过一个忧愁的故事。每一个年青的人都会有一个忧愁的故事。
南方是有着太阳和热和火焰的地方。而且,那时,我比现在年青。
那些年头! 啊,那是热情的年头! 我们之中,像我们这样大的年纪的人,在那样的年代,谁不曾有过热情的如同火焰一般的生活! 谁不曾愿意把生命当作一把柴薪,来加强这正在燃烧的火焰! 有一团火焰给人们点燃了,那么美丽地发着光辉,吸引着我们,使我们抛弃了一切其他的希望与幻想,而专一地投身到这火焰中来。
然而,希望,它有时比火星还容易熄灭。对于一个年青人,只须一个刹那,一整个世界就会从光明变成了黑暗。
我们曾经说过:“在火焰之中锻炼着自己。”我们曾经感觉过一切旧的渣滓都会被铲除,而由废墟之中会生长出新的生命,而且相信这一切都是不久就会成就的。
然而,当火焰苦闷地窒息于潮湿的柴草,只有浓烟可以见到的时候,一刹那间,一整个世界就变成黑暗了。
我坐在已经成了废墟的公园看着赤红的晚霞,听着嘹亮而清脆的鹰歌,然而我却如同一个没有路走的孩子,凄然地流下眼泪来了。
“一整个世界变成了黑暗;新的希望是一个艰难的生产。”鹰在天空之中飞翔着了,伸展着两个翅膀,倾侧着,回旋着,作出了短促而悠远的歌声,如同一个信号。我凝望着鹰,想从它底歌声里听出一个珍贵的消息。
“你凝望着鹰么?”她问。
“是的,我望着鹰。”我回答。
她是我底同伴,我三年来的一个伴侣。
“鹰真好,”她沉思地说了,“你可爱鹰?”
“我爱鹰的。”
“鹰是可爱的。鹰有两个强健的翅膀,会飞,飞得高,飞得远,能在黎明里飞,也能在黑夜里飞。你知道鹰是怎样在黑夜里飞的么? 是像这样飞的,你瞧,”说着,她展开了两只修长的手臂,旋舞一般地飞着了,是飞得那么天真,飞得那么热情,使她底脸面也现出了夕阳一般的霞彩。
我欢乐地笑了,而感觉了兴奋。
然而,有一次夜晚,这年青的鹰飞了出去,就没有再看见她飞了回来。一个月以后,在一个黎明,我在那已经成了废墟的公园之中发现了她底被六个枪弹贯穿了的身体,如同一只被猎人从赤红的天空击落了下来的鹰雏,披散了毛发在那里躺着了。那正是她为我展开了手臂而热情地飞过的一块地方。
我忘却了忧愁,而变得在黑暗里感觉兴奋了。
南方是遥远的,但我忆念着那南方底黄昏。
南方是有着鹰歌唱的地方,那嘹亮而清脆的歌声是会使我忘却忧愁而感觉兴奋的。
1934年12月
(原载1935年3月16日《文学季刊》第2卷第1期)
【赏析】
在赏析《鹰之歌》之前,我们先需了解一下它的写作背景。这篇散文是作者对自己在泉州教书时代一段往事的抒发。他那时风华正茂,有位少女爱着他,可家里替她挑选了一位有钱的绅士作未婚夫。少女在结婚的前夕,冒着大雨偷偷去找她的情人,愿意跟随他到天涯海角去。他为了不让心爱的人跟他一起流浪挨饿,竟婉辞谢绝了她的爱。这段经历,成为作者生命中“一个忧愁的故事”,也是他写作《鹰之歌》的起因。
文章一开始就以如诗如歌般的语调吟诵出作者对南方的黄昏的深深怀念。“黄昏是美丽的。”“南方是远远的; 南方底黄昏是美丽的。”“南方,远远而美丽的!”这低回反复的排比句式,饱含了多少深情、多少眷念! 南方的确如诗如画一样的美,作者为我们展开的南方景观,犹如一幅绚烂多彩的画轴,其中点染着山岗、大海和榕树。而鹰的歌声又在晚霞中嘹亮而清脆地响起。可就在这令人感觉兴奋而忘却忧愁的“鹰之歌”中,作者仍然忆起了他所经历的忧愁的故事。
热情的笔墨,正是南方的“太阳和热和火焰”的折射,也是青春年华的生命火焰熊熊燃烧的反光。作者对自己风华正茂、热情似火的年代的咏叹像男高音那般激昂慷慨,透过这些炙热的话语,我们不难发现投身于爱情火焰中的年轻生命。作者没有直接地描写他与那位少女之间的爱情,而是通过对青春热情的赞美,曲折地暗示了这一点。这样的处理,更具有令人回味的效果。作者同样没有正面描写爱情悲剧的产生,而是以希望的破灭,世界从光明变成黑暗的过程来隐晦地揭示。那一系列富有哲理性的话形象地反映了曾经充满希望的年轻生命是如何幻灭的。“火焰苦闷地窒息于潮湿的柴草”,社会的黑暗,世俗的偏见乃至那位少女的家庭,就如同这“潮湿的柴草”,窒息了一对年轻人美丽的爱情火焰。
失恋了的青年,在社会黑暗势力的压迫下,“如同一个没有路走的孩子”;而那成了废墟的公园,正是他绝望的心态的象征。天空中飞翔的鹰以及鹰的歌声,使作者回忆起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他们都爱鹰,因为他们有着像鹰那样飞翔的热情与纯真。但是,那只雄健矫捷的年青的鹰,最终身中六弹,跌落在一个废墟的草丛中。这只年青的鹰,正是作者自己,同时也是爱着他的少女的写照。鹰的悲惨结局,也就是他们爱情悲剧的写照。
《鹰之歌》抒发的虽是个人情怀,但在那样的社会里,追求幸福、追求希望的年青人最终以悲剧形式而告终的事例却带有普遍意义。通过个人的不幸,作者控诉了黑暗和残暴的势力对青春与生命的摧残。其中虽然夹杂较为浓重的伤感与无可奈何的情调,但在黑暗中苦苦挣扎、企望幸福的心愿依然隐隐闪烁。
这篇散文在艺术上很有特色。虽然是抒写一段爱情故事,但作者没有采用通常的叙事方法。事情本身在文章中被淡化得若隐若现,作者完全是通过感情轨迹的心理变化,隐晦曲折地描写了这段经历。“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这篇散文类似电影中的镜头,几个画面、一段对话,已经足以勾勒出事情的全过程。笔墨经济,而又耐人咀嚼,艺术的含蓄尽在不言中。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南方的黄昏、鹰的歌声、废墟般的公园,这些意象极富象征意义,它们既是现实的存在物,又是作者感情的契合物,它们不再是孤立的景观,而是投射着作者思想、情感、心态的“移情”对象。全文的语言犹如歌唱性的旋律,舒展流畅,风格清丽雅致,表达的感情细腻而又真挚。
(施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