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纤夫词
陈维崧
战舰排江口,正天边[1]、真王拜印,蛟螭蟠钮[2]。征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聚。叹闾左、骚然鸡狗[3]。里正前团催后保,尽累累、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
稻花恰趁霜天秀,有丁男、临歧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4],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5]?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倩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
【赏析】
陈维崧被推为清初词家巨擘,以他为领袖的阳羡词派与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平分清初词坛天下。他负才名,意气横逸,豪放不羁。其词气魄宏大,骨力遒劲,沉雄俊爽,悲壮苍凉,逼近辛弃疾,得南宋爱国豪放词的真脉。
陈维崧少时,值家门鼎盛,不无声华裙屐之好,故其词多作旖旎语。迨及壮年,适逢明清易代,颠沛流离,饥驱四方,他接触了广阔的现实生活,了解到下层人民的疾苦,所以他的词增加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这首词作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这年五月,南明大将郑成功与张煌言合兵北伐,攻克镇江,直抵江宁城下。清廷急于筹备江防,从长江下游地区抓来大批民夫给运送军粮的战船拉纤。词人目睹沿江人民遭受官兵骚扰的惨状,便满怀同情,创作了此词。
上阕总写抓丁事件。战舰排列江边,官兵浩荡开来,要征集十万壮丁为纤夫,于是各州县紧急行动起来,其势如“风驰雨骤”,闹得百姓鸡犬不宁。乡里的保长将抓来的大批民夫都捆绑起来,锁在空粮仓里。面对官府的淫威,许多人被揪着头发捉走了,岂敢摆手说个“不”字?官兵的肆虐,百姓的无奈,都被形象地描述出来。此处只客观记述,未加评论,但词人的爱憎已寄寓其中。下阕由总写转入特写,选取一男丁与病妇生死离别的典型场景加以细腻形象的刻画。稻花吐穗,将要收获的季节,男丁却被抓走。在岔路口,他与患病的妻子含泪诀别。妻子担心丈夫此去拉纤,饱受风浪之苦,又要遭到鞭子抽打。“背耐得、土牛鞭否”,写出了纤夫所受的非人待遇,控诉了统治者的残暴行径。妻子忧心如焚,但又无可奈何。丈夫叮嘱妻子:快到后园枫树下,请女巫向神庙洒酒,让神保佑我能活着回来吧!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无力反抗统治者的压迫,只得乞求神灵保佑,寄希望于渺茫中。这个诀别场面,凄惨悲伤,字字血,声声泪,令人肠断。全词即在这凄凄切切的气氛中结束。
此词正面反映了封建社会战争时期强征民夫,拆散家庭,破坏生产,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严酷现实。在客观叙述中,有词人对现实的严肃思考,寓主观于客观,是此词写法上的最大特色。此词颇似杜甫的《石壕吏》《新安吏》。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此词亦可称作“词史”,是以词的形式写的形象化的真实历史,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这种题材,词中罕见,所以更值得珍视。
【注释】
[1] 天边:指清代都城北京。
[2] 蛟螭蟠钮:指帅印钮上雕刻着蟠龙。
[3] 闾左:指贫民居住的地方。古代居闾里,富者居右,贫者居左。闾:里巷的大门,代指里巷。
[4] 三江:泛指水路漫长。百丈:拉船用的蔑缆。
[5] “背耐得”句:《魏书·甄琛传》:“赵修小人,背如土牛,殊耐鞭杖。”土牛鞭:旧时风俗,立春日举行劝农仪式,用彩鞭鞭打土牛,叫作“打春”或“鞭春”。土牛:泥塑的牛,又叫春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