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晚年时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曾入为幕僚。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今存诗200多首,影响较大。与王维并称“王孟”。
入选理由:
春花春鸟,写得清新可爱,难怪它成了三岁小儿都能朗朗诵读的诗歌。
诗词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让三岁小儿都能够背诵,是因为诗的语言流畅易懂,没有理解的障碍,大概这就是本篇最突出的特点了。其次,诗写春天,春鸟春花,人人都爱,妇孺老幼都能怡情,感受快乐。诗景清新可爱是其最大特点。
不过诗虽短小,但并非没有寄托蕴涵。后两句有思想在其中。“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宋人晏殊的名词点出了“风雨落花”而“伤春”,本篇的“风雨”“落花”不只是意象的相同,更是思想的一脉相承,也是伤春、惜春之主题。进而可以窥见明媚春光的背后诗人心中的阴影,即惜春叹时,触景生情的忧愁,以及对生命前程的无奈。诗人表面是一个隐士、山人,但内心真实的想法却是“欲济无舟楫”,仕进的心是有的,只是苦于无人帮助而已。他不是恬然于山水田园之中,他也有人生的追求,像其他的唐代文人那样,每当岁月流逝,尤其是受到风雨落花、秋月寒露等外物刺激的时候,时不我待、时不我与的忧伤就会油然而生。唉!风雨过后,不知又有多少飘零的花朵呀!“红销香断有谁怜?”不能说与林黛玉的心思毫无联系。还有,诗的第一句说的是季节特点,但侧重点还在于标榜隐士风度,所谓远离红尘,不问世事,以懒睡为自由的标志。诸葛亮未出山时,不是高卧隆中,高吟“大梦谁先觉?窗外日迟迟”,懒睡不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