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桐单刀雪奇冤》
【本书体例】
筱云龙、赵征著。25回,19万字。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宋朝天圣四年,初秋。中原遭受洪水、干旱侵袭,哀鸿遍野,灾害严重。都头牛千里奉旨押粮一百万石,纹银六十万两前往赈济,不料行至“双龙岗”被一伙歹徒劫去。镖师胡桐途经此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却被诬为抢银劫粮的盗贼,胡桐为洗不白之冤,千里追踪,历尽坎坷,终于查清抢劫的内幕,揪出了幕后操纵抢劫的黑手文学殿大学士左丞相澹公伟,同武林朋友消除了误会。化干戈为玉帛。
武侠小说作为一种中国所独有的文学现象,其历史源远流长,如果从干宝的《搜神记》算起,则一千七百年,如果从武侠小说初具形态的晚唐五代算起,也有一千一百年。在这长达千年的历史中,武侠小说的表现方式、表现对象、社会意义,经多次亢进,几度嬗变,但从未有过较长时期湮灭不闻的现象,到本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的新派武侠小说蓬勃发展,更使武侠小说的影响超出了国界的范围。其繁荣兴旺的原因之一,就是武侠小说满足了我们民族崇拜武侠的文化心理。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百姓。他们勤勉而善良,但因长期的封建统治,思想的禁锢,文化的专制,他们被压在社会最黑暗的底层。他们欲改变压抑的生活,又没有打破桎梏的勇气。在哀苦无告时,他们就希望有一种人,武功盖世、替天行道。这便是中国式的“武侠崇拜。”其表现在文学欣赏上,就是武侠小说受到下层人民的欢迎。正如作者在书的后记中写道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需要民族化、大众化的书,农民爱看中国传统、中国气派的书却至今未变。”
作者基于这种思想,创作了《胡桐单刀雪奇冤》。这篇小说是在北宋胡桐镖师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润色改编而成的。小说基本保持了原来传说赋予主人公胡桐的思想,很符合一般群众的欣赏层次,可读性强。的确,我们的文艺作品不能光是“阳春白雪”。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评书、传说,它们拥有广泛的读者、听众,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亟待开发、整理。
由于旧民间传说中的武侠形象多寄托了下层广大人民的主观愿望。所以,这些武侠、英雄个个都身怀绝技,飞檐走壁,空手夺刀,无所不能,但有些描写如“遁地藏身,呼风唤雨”又未免失之荒诞。小说中的胡桐却脱下了浪漫主义的神话外衣,还读者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
在作者的笔下,胡桐长就一个并非刀枪不入的血肉之躯,他并非所向披靡,也曾险些落入饿虎之口,他也有过失败、沮丧,甚至动摇。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是文学发展的飞跃。作者大胆地赋予胡桐以常人的思维、常人的感受,不但无损于胡桐的大侠形象,反而使人更觉得他的亲切,他的自然。小说作者成功地还神于人,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多地印上了现实主义的痕迹。这是民间传说文学改编创作的很好尝试。
作者在小说的后记中写道:“通俗的章回小说……我觉得也应该有思想的深度和生活的广度……”这本书不是写胡桐的一生,而只是写胡桐从蒙冤到雪冤这一截。这样的构想更有利于主题的开掘,有利于故事的凝炼。
的确,作者并非没有掌握胡桐其他的生平材料。单写胡桐追“赈银”是为了更好地深入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这一主题。“删繁就简三秋树。”作品材料的删减取舍本是写作最简单的道理,但在当今的武侠小说中堆砌材料,头绪混乱,不能很好地突出主题的现象并不少见。其实,最简单的事,往往也是最难的事,小说创作中要做好这点,并非易事。《胡桐单刀雪奇冤》采用的是类似《儒林外史》的结构。“虽云长篇,实为短志。”一回或两回叙述一个武侠惩凶罚恶的故事,以胡桐追寻“赈银”为线索。串联其中,每段故事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结,相映成趣,形成有机的整体。
筱云龙、赵征两位同志将民间传说,改编为现代武侠小说,对挖掘,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实为一件益事。小说既有对传统小说写作技法的继承,又有对现代小说文艺理论的借鉴,是一本好书,不妨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