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剑下天山》武侠小说鉴赏

《七剑下天山》

【本书体例】

梁羽生著。30回,46万字。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9月出版。

续《塞外奇侠传》故事。纳兰明慧与多铎大婚前夕,杨云潜入纳兰府抱出女儿,后遭纽祜卢等追杀,临终时将女儿托付给凌未风带上天山学艺。

十六年后,“天山神芒”凌未风得天山晦明禅师真传,名震江湖。杨云与纳兰明慧之女易兰珠也艺成下山,立志杀多铎以报父仇。五台山清凉寺一战,虽使多铎受伤,但前明大将张煌言之子张华昭亦负伤被擒。

群雄聚会,得知“平西王”吴三桂将起兵叛清的消息,凌未风、傅青主、刘郁芳等人决定利用这一机会,图谋复国。当下兵分几路,四下联络,唯易兰珠意欲独往京城营救张华昭。

凌未风、刘郁芳、韩志邦三人同行。韩志邦对刘郁芳一往情深,甘心以天地会总舵主之位相让。而刘郁芳与凌未风则实是十六年前的恋人。旅途之中,适逢清廷卫士抢劫西藏佛门圣物“舍利子”,凌未风仗义制止,力败不肖师兄楚昭南,自己亦被大内卫士暗器烧伤。刘郁芳对凌未风关怀备至,韩志邦自行离去。

在云南境内,凌未风与刘郁芳遇见闯王余部李来亨的堂弟李思永,一见如故。同往昆明吴三桂处谈判合作抗清事宜。谈判间双方意见不合,吴三桂设计将凌未风等关入地牢,恰逢傅青主与冒浣莲来到昆明,将凌未风等人救出。与傅青主同来昆明的少年桂仲明,武功奇高,却因自以为杀死生父而精神错乱。傅青主指点冒浣莲想方设法将他治愈,两人成为爱侣。桂仲明的义父桂天澜,隐居剑阁廿多年,忠实地看守张献忠的爱将李定国秘密藏下以资复国用的十万八千斤黄金。桂天澜死后,一些绿林豪杰企图分金,幸得凌未风以其武功、机智、大义使群豪慑服,愿为李来亨反清复国的事业效力。

易兰珠久无消息。桂仲明、冒浣莲奉命进京探讯,几经周折,终于使张华昭、易兰珠双双脱险。在同生死共患难的遭际之中,张华昭与易兰珠永结同心。其时吴三桂已起兵,李来亨部更是大举反清。多铎承旨征讨,临行之前多铎与纳兰明慧辞别途中,被易兰珠刺杀身亡。然而易兰珠亦被擒而打入天牢。纳兰明慧无计救女,绝望自尽。凌未风大闹天牢亦功败垂成。后得飞红巾相助,这才将易兰珠救出。

李来亨部终因寡不敌众而被击败。刘郁芳、傅青主、李思永等人潜入回疆,群雄聚会,几历生死。凌未风在恶斗之际,突发痉挛症,被楚昭南所擒。楚昭南为迫使凌未风交出晦明禅师遗下的拳经剑谱,将凌未风关押到西藏布达拉宫之中,百般折磨。凌未风越狱不成,自度将死,便设法带出血书一封,向刘郁芳承认自己便是那“死去”多年的少年。见刘郁芳悲痛欲绝,韩志邦铤而走险,化装入宫,说动活佛将已丧失功力的凌未风带出,自己则假扮凌未风模样,留在迷宫之中。后被楚昭南发现,韩志邦不敌身死。傅青主、刘郁芳等率众杀入迷宫,楚昭南终于在易兰珠的剑逼下无奈自杀。

劫后重逢,凌未风、刘郁芳等都感慨万千。韩志邦之死,尤使他俩心情沉重。此后,刘郁芳独往江南重整前明鲁王旧部;而“天山七剑”中,凌未风传了晦明禅师衣钵,光大天山剑派。飞红巾又当了回疆各族盟主;桂仲明、冒浣莲、易兰珠、张华昭、武琼瑶等也以天山为家,经常下山仗义行侠。……

小说《七剑下天山》是梁羽生的最著名、也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博大的气势。溶历史风云、宫廷野史、战争背景,精彩技击、上代冤仇、民族大恨以及英雄儿女五彩情怀……等等于一炉。从宫廷到民间、从义军到武林、从历史到传奇、从武侠到言情,曲折生动,复杂纷纭。读起来既有一种武侠传奇的情节魅力,又有一种深沉悲壮的历史感;既有一种诗情画意,又使人感受到一种真实而又深刻的人生真蕴。

小说成功地刻划了“天山七剑”等主要人物。除飞红巾(她的性格在这部小说中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化)以外,其他如凌未风、桂仲明、冒浣莲、张华昭、易兰珠、武琼瑶等六人均为年轻的一代,他们的形象在小说中得到了成功的表现。如凌未风因少年时的无意之错,造成了他内心的无法解开的死结,从而形成了郁郁寡欢、面冷心热的孤独性格。以至于与少年时的恋人刘郁芳相见而不愿相认,饱经忧患与曲折。少女易兰珠的特殊的悲惨遭遇,造成了她的性格的沉郁与迷惘,乃至于几度精神迷失或意懒心灰。桂仲明的病症,更是凝聚了历史的重负以及其上一代的精神压力、遗传和承受了历史与人生的悲剧的基因。……除上述“天山七剑”之外,小说对刘郁芳、李思永、韩志邦、傅青主乃至辛龙子等人的形象刻划也都颇具匠心,可见作者功力非凡。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的“天山七剑”,其实有二解,一是指杨云、楚昭南、凌未风、辛龙子、飞红巾、易兰珠、武琼瑶这七人,分别由晦明禅师、白发魔女、卓一航这三位宗师教出,这七人不仅良莠不齐,更遗憾的是杨云的早逝。二是指凌未风、飞红巾、桂仲明、冒浣莲、张华昭、易兰珠、武琼瑶这七位英雄儿女。综合起来,便能看出作者的深刻的匠心及其关于天山一派的历史渊源。

小说对人物的爱情及其爱情心理的描写,堪称精妙。两心相悦的描写固然是动人心弦,而小说中的爱情悲剧及其悲剧心理的描写,更是深刻而又丰富。凌未风与刘郁芳的相见不相认,爱心未泯,却始终“引而不发”,饱受自我的折磨。易兰珠一夜头白,与飞红巾乃至白发魔女这三代女性齐聚一堂,使人怵目惊心,无以名之。韩志邦对刘郁芳的苦恋,委婉曲折,动人心魄,最终的以死相报,则更见其悲壮而又伟大的情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的纳兰容若(清初著名词人,这是一个历史人物)对冒浣莲的一见倾心,而冒浣莲亦对之报以理解与温情的微笑,虽然不能说是投桃报李,但若即若离、恍兮惚兮,一丝也不带烟火之气,却足以称为最为精绝的爱情心理的诗章。只是苦了生性耿直而对冒浣莲情有独钟的桂仲明,使他饱受惊吓、忧愤、嫉妒、伤情之苦。其实纳兰容若与冒浣莲二人内心的淡淡的苦涩与忧伤则更比桂仲明的痛苦深刻而难忘。

最后,我们必须说到的是,这部小说的语言十分精美、典雅而又生动。小说的回目中即可看出,如“侠骨结同心,百尺楼头飞剑影;幽兰托知己,一生恨事向谁言”、“云海寄遐思,塞外奇峰曾入梦;血光消罪孽,京华孤女报深仇”、“生死两相忘,半世浮萍随逝水;恩仇终解脱,一宵冷雨丧名花”……等等无不准确、对仗工整而又精美典雅。小说的叙事语言,也远比作者前此作品更加讲究,显得更加凝炼而又优美,古朴并且生动。尤其是其间每每夹以诗词章句,开端结束,都是好词。作品中对纳兰容若等人的描写处,可谓人、辞两绝,相得相衬,画意诗情,洋溢于字里行间。不少段落,甚至可以朗读,从而品味作者的深厚的散文诗化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