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李生》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中州有李生者,娶妇旬余而母病,夫妇更番守侍,衣不解结者七八月。母殁后,谨守礼法,三载不内宿。后贫甚,同依外家。外家亦仅仅温饱,屋宇无多,扫一室留居。未匝月,外姑之弟远就馆,[1]送母来依姊。无室可容,乃以母与女共一室,而李生别榻书斋,仅早晚同案食耳。阅两载,李生入京规进取,外舅亦携家就幕江西。后得信,云妇已卒。李生意气懊丧,益落拓不自存,[2]仍附舟南下觅外舅。外舅已别易主人,随往他所。无所栖托,姑卖字糊口。一日,市中遇雄伟丈夫,取视其字曰:“君书大好。能一岁三四十金,为人书记乎?”李生喜出望外,即同登舟。烟水渺茫,不知何处。至家,供张亦甚盛。及观所属笔札,则绿林豪客也。无可如何,姑且依止。虑有后患,因诡易里籍姓名。主人性豪侈,声伎满前,不甚避客。每张乐,必召李生。偶见一姬,酷肖其妇,疑为鬼。姬亦时时目李生,似曾相识。然彼此不敢通一语。盖其外舅江行,适为此盗所劫,见妇有姿首,并掠以去。外舅以为大辱,急市薄槥,[3]诡言女中伤死,伪为哭敛,载以归。妇惮死失身,已充盗后房。故于是相遇,然李生信妇已死,妇又不知李生改姓名,疑为貌似,故两相失。大抵三五日必一见,见惯亦不复相目矣。如是六七年,一日,主人呼李生曰:“吾事且败,君文士不必与此难。此黄金五十两,君可怀之,藏某处丛获间。候兵退,速觅渔舟返。此地人皆识君,不虑其不相送也。”语讫,挥手使急去伏匿。未几,闻哄然格斗声。既而闻传呼曰:“盗已全队扬帆去,且籍其金帛妇女。”时已曛黑,火光中窥见诸乐伎皆披发肉袒,反接系颈,以鞭杖驱之行,此姬亦在内,惊怖战栗,使人心恻。明日,岛上无一人,痴立水次。良久,忽一人掉小舟呼曰:“某先生耶?大王故无恙,且送先生返。”行一日夜,至岸。惧遭物色,乃怀金北归。至则外舅已先返。仍住其家,货所携,渐丰裕。念夫妇至相爱,而结缡十载,[4]始终无一月共枕席。今物力稍充,不忍终以薄槥葬。拟易佳木,且欲一睹其遗骨,亦夙昔之情。外舅力沮不能止,词穷吐实。急兼程至豫章,冀合乐昌之镜。[5]则所俘乐伎,分赏已久,不知流落何所矣。每回忆六七年中,咫尺千里,辄惘然如失。又回忆被俘时,缧绁鞭笞之状,[6]不知以后摧
折,更复若何,又辄肠断也。从此不娶。闻后竟为僧。
【注释】 [1]就馆:就任家庭教师。 [2]落拓:犹落泊。穷困失意。 [3]槥(hui慧):小而薄的棺材。 [4]结缡(li离):古代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结在女儿身上。后用作结婚的代称。 [5]乐昌之镜:说的是南朝陈乐昌公主与驸马徐德言破镜重圆的故事。比喻夫妻离散后重又团聚。 [6]缧绁(lei xie雷谢):拘系犯人的绳索,引申为囚禁。
【译文】 河南地方,有个姓李的书生,娶了媳妇才十几天,母亲就病倒了,夫妻俩轮流守在身边,侍候汤药,七八个月不曾解衣上床,睡过一次安稳觉。母亲死后,守礼尽孝,一丝不苟,三年没在内室过夜,一直睡在母亲墓边的草庐里。后来穷得实在没有办法,就同妻子一起投靠到丈人家。丈人家也不富裕,仅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房子并不多,腾出一间,打扫干净,让他们住下。未满一个月,丈母家的兄弟因为要离家外出当塾师,便把母亲送来托付姐姐照看。更无房间可住,于是只好让母亲与女儿同住一室,而替李生另外搭张床铺,睡在书房里。这样一来,李生夫妇只能于早晚吃饭时在一起。过了两年,李生到了北京,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便求取功名,岳父也携家带眷到江西做幕宾去了。后来得到消息,说妻子已死。李生心烦气恼,神情沮丧,更加寂寞消沉,甚至不能再生活下去,因而搭乘人家的船南下寻找岳父。此时,岳父已换了主人,又到别处另谋差使去了。李生无处投靠,只好卖字糊口度日。一天,在街市里碰上一条大汉,拿起李生写的字端详着说:“先生的书法特别好。如果一年以三四十金作报酬,帮人家写写算算,先生愿意吗?”李生喜出望外,立即同大汉上船起程。烟雾笼罩着水面,辽阔无边,不知身在何处。到了大汉家,招待周到,供应丰盛,一切陈设也都很考究。等到看过大汉交给他办的文件信札,才知道大汉原来是个强盗。事已至此,别无办法可想,只好依他暂且安身。担心以后被牵连横遭灾祸,因此谎报籍贯,改姓换名。大汉性情豪爽,生活奢侈,歌姬舞女,前拥后抱,全无顾忌。每次歌舞演奏,必定邀请李生一同欣赏。有一次,忽然看见一个女子,极像是他的妻子,怀疑是见了鬼。那女子也不时地望着李生,好像彼此曾经相识。然而他们不敢相互交谈。在这之前,岳父带着家眷乘船远行,正好碰上这伙强盗抢劫,见李生妻子长相不错,就连同财物一起掠走了。岳父认为女儿被抢是莫大的耻辱,匆匆忙忙买口薄板棺材,谎称女儿得伤寒病死,装作悲伤的样子, 一边哭泣,一边收敛,运回中州。李生妻子怕强盗杀害,被迫屈从,成了强盗的小老婆。所以他们在这里相遇了,然而李生确信妻子已经死去,而妻子又不知道丈夫改了姓名,怀疑仅是面貌有些像,所以他们错过了相认的机会。大致每隔三五天,他们就能见到一次面,日子已久,习惯了,也就不再注意了。就这样过了六七年。一天,大汉把李生叫到跟前,告诉他说:“我的事将要败露,先生是个读书的文人,没有必要同我一起去格斗厮杀。这是五十两黄金,先生可以将它揣在怀里,躲藏到一处芦苇丛中,等官兵撤走,赶快找只渔船回老家。这里的人都认识先生,不用担心他们不帮助你。”说完,把手一挥,催他赶快去躲藏起来。过不多久,听到了一片乱哄哄的打杀声。随后听见人们互相传呼:“强盗已经全部乘船逃走了,并且没收了他们的金银财宝和妇女。”这时,太阳已经落山,夜幕开始降临,在一片火光中,只见那些歌伎舞女披头散发,袒胸露背,两手被反绑在背后,脖子上还套着绳索,前后相连,官兵用皮鞭和木棍驱赶着她们。李生的妻子也在里边,惊恐畏惧,全身颤抖,令人忧伤悲痛。第二天,岛上不见一人,李生呆呆地站在水边。过了好久,忽然有个人驾只小船过来喊道:“是先生吗?大王仍旧很安全,特派我护送先生还乡。”航行一天一夜,抵达岸边。担心被官府察觉,不敢多逗留,于是揣好黄金,星夜赶回中州。岳父已经在他之前回到家了。李生仍旧住在丈人家里,卖掉带回的黄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李生思念夫妻恩爱情深,结婚虽十年,而夫妻同床共枕,始终不曾满一月。如今比较宽裕了,不忍心再让妻子在薄棺材中继续躺下去,打算换口好棺材,重新改葬,并且想最后一次看看妻子的遗骨,也是夫妻恩爱一场的情分。岳父极力劝阻,无法改变李生的主意,以至无话可劝了,最后只好说出实情。李生得知后,急忙动身,日夜兼程,赶奔江西,希望找到妻子,重新团聚。然而,所有被俘妇女,都早已分别赏赐给人,不知道她们如今都在什么地方。李生每当回想起过去的六七年中,与妻子相处近在咫尺之间,却如远隔千里之外时,便失魂落魄似地发呆。又想起被俘时绳捆索绑、鞭抽棍打的情况,不知以后还会受到怎样的折磨,就更加肠断心碎了。从此以后,不再娶妻。后来听传说他出了家,当和尚去了。
【总案】 故事委婉曲折,一情节扑朔迷离,很像一篇唐宋传奇。只是末了李妻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少了一个结束。也正因为是这样的一个结局,小说才更富于感染力并带点浪漫主义色彩,使人读后酸鼻惆怅,久久不已。通篇叙述铺陈,如同现场录像,真实生动,给人以亲切感。人物造形,不像艺术的模特儿,全都是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作者描写李生,同情其不幸遭遇,敬重李生对爱情忠贞和追求。就是对绿林豪客,也没有将其当做靶子,来痛“惩”一番。相反,说他是“雄伟丈夫”。尤其写他对待李生,更是豪爽侠义,关怀备至。虽然也写了他掠夺不少妇女,但似乎没有虐待过,这与官军俘获她们像牛马一样驱赶着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好像要在这里证明古人说过一句“盗亦有道”的话,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不过,被鲁迅称之为“前清世故老人”的纪昀,大概不会如此大胆,也许是他不自觉地反映了客观社会的真实性罢了。
孙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