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王子猷》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1]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王子猷居山阴,[2]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3]忽忆戴安道。[4]时戴在剡,[5]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6]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7]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注释】 [1]王子猷(you 游):王徽之(?—388),字子猷,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第五子。性卓荦不羁,好清谈,初为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理府事,后仕至黄门侍郎,弃官东归会稽。未及,以弟献之卒,悲伤过度,促使背疾溃裂,月余后亦卒。 [2]山阴:即今浙江绍兴。 [3]左思《招隐诗》:左思(?—306?),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人。貌寝口拙而辞藻宏丽,不善交游,唯事闲居,尝以十年苦思作《三都赋》,一时竞相传钞,洛阳为之纸贵。齐王冏命为记室督,辞疾不就,后迁居冀州,以疾卒。思尤善五言诗,钟嵘《诗品》将之列为上品。其《招隐诗》共二首,叙说隐居之乐事,见萧统《文选》卷二十二。[4]戴安道:戴逵,字安道,谯国(今安徽亳县)人。博学能文,工书画、善音乐,高洁方正,隐居不仕。 [5]剡:古县名,位于今浙江嵊县西南。县有溪,名郯溪,为曹娥江上游。 [6]桓子野:桓伊,字叔夏,小字野王,又字子野,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县西)人。历任淮南太守、豫州刺史,前秦符坚率军南侵,伊与谢玄等共破秦军于淝水,东晋朝廷赖以安,故因功封永修县侯,为右军将军。伊善吹笛,家藏东汉蔡邕柯亭笛,时称江左第一。 [7]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或称交床、交椅。因由胡地传入,故名胡床。三调:乐曲名,或称清商三调。《文选》南朝宋·谢灵运《会吟行》:“三调伫繁音”,李善注引南朝梁·沈约《宋书》:“第一平调、第二清调、第三瑟调、第四楚调、第五侧调。然今三调,盖清、平、侧也。”是以桓伊据之作笛曲,另明·朱权《神奇秘谱》所收琴曲《梅花三弄》,按语称此谱系依就桓伊笛曲改编所成。
【译文】 王子猷曾经暂时借住在别家的空房里,就让人在院子内种上竹子。有人问他说:“临时住住而已,何必这样呢?”王吟咏了好一会儿,直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离开此君呢?”
王子猷住在山阴,有天夜间下起大雪,他睡醒了打开房门,让人备酒。四下环望一片洁白,因而起身在雪地上徘徊走动,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到戴安道。当时戴住在剡县,就连夜乘坐小船赶去,经过一夜时间才到达,但到了戴安道门前却不进去便返回了。别人问他是什么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去的,兴致尽了即回来,又何必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王子猷离开京都,还留住在渚下,以前听说桓子野长于吹笛,却不相识。这次遇到桓子野从岸上经过,王子猷在船里,宾客中有认识他的,告诉说:“这是桓子野。”王子猷就让人向桓说:“知道您笛子吹得很好,请试为我奏一曲。”桓当时已是官位高贵声势显赫,平常也听到王子猷声名,即便回头下了车,靠倚着胡床为他吹奏三调。待曲子一结束,桓子野即上车走了,客主两人不交谈一句。
【总案】 以上三篇关于王子猷的故事,都颇为典型地体现出南朝名士那种率性而往、超迈绝俗的风度和清疏雅淡的襟怀,而桓子野不以显贵势位自矜、欣然见赏于知音的高洁志趣,也得到生动刻画。这些都标志了一种特定的社会人生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和着那个相应的历史文化氛围,就构成了后人悠然神往、赞叹不已的六朝风流。
乔力